nbsp;
秋,齐侯、郑伯盟于咸。(咸,音咸)。
\n
齐人执卫行人北宫结,以侵卫。
\n
齐侯、卫侯盟于沙泽。大雩。(先是公侵郑,城中城,季孙斯、仲孙忌如晋围运,费重不恤民之应。费重,芳味反,下同。)
\n
[疏]注“先是公侵郑”解云:即上六年“二月,公侵郑”是也。云城中城者,即上六年“冬,城中城”是也。云季孙斯、仲孙忌如晋者,在上六年夏,而于“城中城”之下言之者,盖遂重者先言之故也。云围运者,即上六年冬季孙斯、仲孙何忌围运是。
\n
齐国夏帅师伐我西鄙。
\n
九月,大雩。(承前费重不恤民,又重之以齐师伐我,我自救之役。重之,直用反。)
\n
冬,十月。
\n
八年,春,王正月,公侵齐。公至自侵齐。
\n
二月,公侵齐。三月,公至自侵齐。(出入月者,内有臣之雠,外犯齐再出,尤危于侵郑,故知入亦当蒙上月。)
\n
[疏]“春,王正月,公侵齐”解云:侵伐例时,而此月者,正以内有强臣之雠,而外犯齐,故危之。“公至自侵齐”解云:以例言之,不蒙上月矣。注“出入”至“上月”解云:正以春秋之例,有虽在月下而不蒙月者,故贾氏云“还至不月,为曹伯卒月”是也,故何氏分疏之云。此定公侵齐,所以出入月者,正以内有强臣之雠不能讨,而外犯强齐,顿烦再出,尤危于六年侵郑之时,故知其入亦当蒙月也。上六年“二月,公侵郑”彼注云“月者,内有强臣之雠,不能讨,而外结怨,故危之也”下经始云“公至自侵郑”则知何氏以为至不蒙月,故此决云再出尤危于侵郑,则知入亦当蒙月也。
\n
曹伯露卒。
\n
夏,齐国夏帅师伐我西鄙。
\n
公会晋师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