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哥说,这个善人心里很善,叫他们做事要用心。
猴子哥果然没说错,继上次给他们送凉粉、肉饼、在听到他们还没吃早食,又给他们买了烧饼。
宋芷将手中的烧饼递给对方,也不走了,十分干脆的与他们坐在一处,聊起天来。
宋芷同和她们聊天之中,知晓她们一个十岁,一个八岁,一个只记得自己叫小陶,一个叫小头。
除了去草集传口信的猴子,他们还有另外两名同伴,也俱是十一二岁的孩子,这会子正在掌柜的家外盯着。
他们之所以会成为乞儿,多半是前些年的战事,父母家人都没了,几岁的他们被迫成了乞儿。
过了一段朝不保夕的日子后,去年新县令上任,终是有了一处栖身之所。
但因着育幼堂的孩子实在多,条件又实在算不得好。
以猴子为首的小团体,待猴子出了育幼堂后,孩子们也悄摸的跟了出来。
虽有时也会挨饿,却是比在育幼堂被有些孩子排挤,欺负强。
名叫小陶的小乞儿,一边吃这烧饼,一边絮絮叨叨的将他们的情况全都说与了宋芷。
猴子回来的时候,便见着自己的同伴,与善人坐在一处开怀畅谈的身影。
猴子揉了揉眼睛,确信自己没有看错,这才小跑着上前惊喜的道:“善人,没想到你竟是在此处,我方才还去草市与你传口信了呢。”
宋芷点点头,从地上站起身,“我知晓,方才小陶与我说了!”
小陶也忙从地上爬起来,抹了抹吃的满嘴的饼渣,忙递了一块烧饼给猴子,
“大哥,善人方才给买的烧饼,还热乎着你,你也吃。”
猴子没有先吃饼,而是先同宋芷道了一声谢后,说起昨日他发现的情况。
“善人,昨日糕点铺子里来了一个小娘子,待其走后,王掌柜便匆匆回了家一趟,再出来时候带了一众仆从。”
“我就悄悄的跟在其后头,后来发现,这些人是去催债的,那催债的催的很凶,我在屋外头都能听见里面的哀嚎声!”
宋芷若有所思的摸了摸下巴,有些不解的道:“既是欠债还钱,本不就是天经地义的吗?这里头可是有什么猫腻?”
猴子朝宋芷比了个大拇哥,奉承的道:“善人就是机智,一猜就透。”
宋芷瞧着他那机灵劲儿,忍不住笑着摇头,“你就别打趣我了,快说。”
猴子撇了撇嘴道:“若是正常的借贷,我自是不会这般与善人说。”
“待后来王家人走后,街坊四邻的都进院打听之下,我这才知晓,原是王家放印子钱呢。”
“人借了十两银子看病,到了那家人手里只得了八两,那二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