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究还是太过乐观了些。
\n
结果等到秦寿终于风尘仆仆的赶到金陵,竟然已经是七天之后!这还因为到了金陵地界之后,风雪小了许多,路程也不似先前那般难走的结果。
\n
不管行路有多艰难,总归还是到了地头。进城的那一刻,秦寿险些没有掉下泪来。
\n
或许是在后世享受了太多交通便利的成果,以至于从来都不知道旅途的艰辛。这一路吃的苦,怕是比秦寿后世那几十年加起来都要多!
\n
金陵不比其他小城,别说秦寿这百姓身份,就算是驿站军士,如果不是有紧急公文在身,都是不准纵马疾驰的。入城之后,都需要依着规矩,牵马而行。除此之外,坐轿、乘车,也都不准超过二十公里的时速。
\n
时速不超过二十公里,是秦寿根据骑马的巡差处理了几次超速行为之后,得出的结论。
\n
不是进了金陵这等大城,秦寿还真不知道,在中间的马道上,还是有专门的骑马巡差指挥交通的!
\n
也亏的如此,不然这交通,定然阻塞不堪。那推车(鸡公车)的小贩,牵马的行商,挑担的农夫,来来往往、熙熙攘攘,一眼望去简直没个尽头,若是没个规矩,还真是不成样子。
\n
牵马走了一阵,越发觉得人困马乏。秦寿决定暂时不急着去若云庵,还是依着先前的习惯,先找家客栈住下来再说。
\n
一路上虽然赶的急切,秦寿却依然通过观察,得出了些许心得。
\n
在这个时代,但凡车马行、客栈、茶庄、酒楼、ji。院、绸缎庄这些现金流庞大的产业,大多都是被世家大族所把持。
\n
寻常富户,想要介入这些行当,实在是难之又难。先不说资金的压力,就只是官府和地痞的轮流压榨,就足以让许多人望而却步。
\n
秦寿这一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