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一算,正是发丧起驾的大好时辰,他吩咐一徒孙提起铜锣,在大堂门口使劲地敲打起来。
只听得“砰砰砰”的锣声响起,那徒孙又高声呼喊道:“发丧起驾咯……发丧起驾咯……各路鬼神请开道……”
屋外跪着的众徒孙齐声喊道:“吾等哀送向山师叔……”
十几名徒孙一齐发力将向山的灵柩缓缓挪至大堂门口。
姚半仙哀叹一声,说道:“好徒儿,师父对不住你了,这龙古镇上的人死的死,走的走,为师未能为你请来唢呐队,你的丧事只能从简办理,希望你不要责怪为师。”
说起唢呐队,这可是西南边陲的一大风俗特色,红白喜事都离不开它,乐队由四人组成,有两名唢呐手,还有一名鼓手和金钹手,在民间有哀调和喜调之分。
喜调自然是在操办喜事的时候演奏,让人听得赏心悦目,精神倍爽。
哀调专用于操办丧事,悠悠哀哀的唢呐调子让人听得悲凉,对死者也就多了几分哀思,配合着超度亡灵的道场,可谓是彼唱此和、相得益彰。
相传唢呐自波斯由茶马古道传入,在波斯专属迎接贵客的乐器,传入中原后经过民间改良演化,现已成红白喜事专属乐器。
另外一种说法则是张天师自仙界下凡,带来了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其中就有唢呐、金钹、空灵鼓,活跃了凡间气氛,久而久之唢呐便用在了红白喜事上。
但不管是哪种说法,时间已经非常久远了,都已无从考证。
姚半仙两行热泪,手中感念棒一边敲打着向山的灵柩,一边念起了发丧起架口诀:“日吉时良,天地开张,吾师来发丧,除恶免灾殃,天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