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采集石材,给道路垫了个地基,再从油田中取来石油,提炼成沥青,再用沥青把道路铺平。附近植被颇丰,水土流失并不严重,一般情况下,这种办法修出来的道路,不会因为大雨而被冲垮,但假若生山洪暴,那就没有办法了。说起来简简单单的过程,干起来却颇为耗费人力物力,需时也不短。青谷镇全体出动,身强体壮的男人负责粗重的活,其他妇女便从旁协助,打打下手,垒平地面之类。大家一直忙碌到年近岁晚,才终于把路修好了。朝廷不差饿兵,到了岳赋这儿,也是同样的道理。只不过,他给的工钱,还是每人每天十文钱,唯一比大明其他工头进步的,就是男女同酬,没有差别对待,而已!从早做到晚,只给十文钱工钱,还不包两餐住宿,这是赤果果的剥削,就连赵红伊也看不过去了。她找来岳赋,说教道:“你欺负朱大叔他们很少到山外头,不知道外边的物价,就故意不告诉他们工钱开价要得太低。朱大叔他们干活那么卖力,还把你当成祖宗一样供着,你居然如此克扣他们应得的报酬,这样做,你良心过意得去吗?”岳赋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不过,他是这样辩解的。“青谷镇这儿,人们大多数时候都是以物易物,流通的铜钱数量极少,若是我们透过工资放的形式,使这儿流通的货币数量暴增,只会造成物价飞涨,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意义。试想一下,以前一文钱能够换一斤野猪肉,现在工资涨了十倍,却十文钱才能换一斤野猪肉,这样又有什么用呢?好比你皇帝伯伯动迁民令的时候,以宝钞换别人的田产房屋,最后所有宝钞全部成了废纸,就是这个道理。嗯,我把这种现象命名为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当然不是岳赋的明,他不过就是个窃文贼而已。他讲的道理无疑是正确的,却不能照搬到青谷镇这儿。通货膨胀,指的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当中生的情况,然而,青谷镇虽然相对封闭,但不是绝对封闭,同时也不独立。山民们每年都会用卖山货换来的铜钱,跟商贾购买一些山里没有的生活必须品,岳赋若是给他们更多的酬劳,他们到了明年秋天的时候,自然就能够买更多的东西。加工钱不仅不会导致青谷镇通货膨胀,反而会大大地改善山民们的生活。岳赋是在以偏概全偷换概念。一个小小的山野地方,也学别人说什么通货膨胀,这不是搞笑吗? 然而,岳赋的见识理念领先了赵红伊好几百年,赵红伊哪里架得住岳赋忽悠,她的直觉告诉她,岳赋说的话只有一半是真的,另外一半就是在掩盖真正目的。赵红伊的五官皱成一团,迷糊地问道:“真的是这样吗?这世上真的有通货膨胀这一回事?”“当然是这样了,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