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空袭特情至少能给合成营腾出20分钟时间。
这就相当恐怖了。
20分钟对于只有几百人的队伍来说,至少能机动20公里。
在这里我们要注意。
部队机动速度和部队编制规模有着时间递进逻辑关系。
通常编制越庞大调动越慢。
因为主官要考虑的工作是复杂的作战单元整体协调。
就以防空举例。
r师的防空作业和西南能是一回事吗?
当然不是一回事。
这就是典型编制与作战单元力量构成不同造成的应对差异。
让r师像西南与合成营一样全师伪装它根本做不到。
一个师级部队一万八千人。
全师伪装作业的工作量突破天际。
怎么伪装?
笑话!
r师主官需要考虑的机动防空作业,更多的是高炮部队与地对空导弹部队形成的运动战防御网。
是了!
师级部队要伪装?
他们不需要。
用地对空导弹、用高炮部队组成运动战防空网不香么?
很香。
但是我们把话再说回来。
大体量有大体量好处。
大体量也有大体量缺陷。
一万八千人的r师机动100公里再次集结,起码需要三到四个小时。
换成普通野战团,用时陡然下降。
再换成合成营。
没有特情情况下,百公里距离,1个小时出头就能跑完。
至于机动后集结、突击展开,合成营根本不需要。
信息化作战单元机动以通讯紧密链接,合成营突击队形切换比已知的任何一支野战部队都要快。
因为他们的单元协同机动状态本身就是一种准突击状态。
空袭过去十分钟。
参谋总部下达第二道特情。
“合成营,你方前进路线3公里处设置500米雷区,请进行排雷作业。”
雷场!
成才目光冷峻。
参谋总部设计的雷场位置很刁钻,道路两旁沟沟壑壑,不花费时间排雷根本过不去。
然而战场上的时间最值钱。
战机稍纵即逝。
有时候一分钟的节奏失误都可能导致连锁恐怖反应造成全军覆灭结局。
因为战争,是相对极端意志较量。
节奏迟缓恰巧是另一方的机会。
伍六一及其它营部作战参谋紧张等待指挥官命令。
氛围无比凝重。
机动已经跑拉缸一台装甲车。
能否一举打残西南,就看能否在西南进入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