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升令下达的非常突然。
接到消息后成才处于懵b状态。
“我晋升了?”
02年入陆院,03年中高级指挥班毕业晋升少校,组建合成营,中间去清北主持军训一次,顺便和清北谈了个项目,半年建营,打了一场演习后晋升了。
距离晋升少校仅仅过去11个月。
这速度,别说别人,他自己都特么不敢相信啊!
一年一跳。
火箭蹿升。
蝎子拉粑粑独一份。
整个野战军没有比他更年轻的中校了,算上国防生、科研单位都找不出来比成才更坚强的中校。
按理正常逻辑,少校晋升中校绝对是个坎儿。
注意,这是从营级到团级的跨越。
80%的职业军官卡在这道门槛直到退役都无法晋升。
可见难度之高。
负责一个团和负责一个营绝对是两码事。
大局观、组织能力、管理水平等等要求天差地别。
没想到现在就这么轻松迈过去了。
原本按照指挥官预测,维和回来之后才会晋升中校,现在整整提前一年。
意外惊喜。
指挥官粗暴的高兴。
立刻自己动手换上两毛二的牌子。
至于两毛一的牌子。
“可去逑吧!”
“再见了您呐!”
“我,成才,中校,穿越六年,一年晋升一次。服气不服气!”
“从今天开始,老子再也不抽塔山,必须抽玉溪才能配得上我两毛二高贵的肩章。”
一年一跳!
就问屌不屌?
就问炸裂不炸裂?
难怪指挥官得意忘形。
讲道理从上等兵到中校可是整整六个级别差距。
而他只用了六年。
军衔改革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打跤趾战争那波都没有他晋升快。
指挥官眉开眼笑同时大脑分析。
“定死了,部队为期一年的维和结束就是合成营升格之日。”
“中校军衔......”
狗中校不假思索得出结论。
第一次升格貌似不会直接成旅。
三营制还是九营制归根结底是个特么经济问题。
中校叹了口气。
制约强军的问题很复杂,经济问题最突出。
没钱汉子难。
别看合成营打的欢,花出去经费如流水。
事实上,此次晋升参谋总部也有考虑。
非常之人有非常用法。
二十五岁中校是出格。
高诚和吴哲二十五岁时干嘛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