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搞错了一件事情,并不是说先进的就是外军的,先进本身只不过是同等条件下更科学的训练战斗思维,战术也好,打法也好,本质就是为了消灭敌人,更大提高士兵在战场生存能力。”
“与其说新型狙击手战术,有外军影子,那我也可以说是外军在模仿我们的战争哲学。”
“我们以熊国打响战争为案例,典型的狙击手绞杀重型摩步旅,轻步兵打重装部队看起来不可思议,但他们做到了方面借助地形优势,切段熊国摩步旅通讯,分段狙击,拉网狙击,在格城上演现代战争史里最残酷的一幕......我们注意到方面狙击手的军事指导思想,和伟人的论游击战何其相似!所以,谁抄袭谁?”
“上尉,某些东西,永不过时,某些军事思想,可以不朽。而某些东西本就互通而又开放。”
“再说前段时间合成营在漠北完成的一系列演习,你说是我们的军事思想多一点,还是外军的军事思想多一点。那么让我来告诉你,表面看合成营战术理念以孙子兵法为主,但你要深入研究就会发现里面同样包含了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以及闪击战、包括熊国某元帅的装甲纵深理论。”
“我个人提倡学习,合成营排以上指挥官要求每年必须读一本战争理论书籍,以及写一篇心得体会,作为指挥考核作业。”
说到这里,成才语气一顿:“你也在合成营,这些细节,你应该知道。”
“如果你只是单纯观察我,毫无意义,主官思想最终依然体现在集体变化,盯着我看,不如盯着部队,是这个道理吧。”
“......”
慕希芸张张嘴无话可说。
本质她是一名观察者兼职军医。
目前的问题不仅已经超纲,而且概念已经被彻底换掉。
被指挥官轻描淡写换掉。
先进的是科学而不是外军。
理论相通而又开放。
良久。
“合理。”
慕希芸不得不承认。
如果继续肤浅地死咬不放,那么现役任何一名指挥,都有外军影子,因为概念上升到这种地步,必须得承认,机械化装甲核心战争思想诞生于二次大战。
诞生于闪击战、诞生于集团突击战。
机动、突击、切断、瘫痪本就是盟区战场上名将的日常操作。
乃至北方、京畿建成编制体现,和库尔斯克会战有着某种紧密联系。
大装甲、大纵深、大集群......
“中校,说说合成作战吧。”
慕希芸有种不舒服的感觉。
感觉一直被控节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