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模样的朱允熥。
他觉得,这套满是补丁的衣服,实在配不上自家孙子。
朱允熥脸上堆满笑容,口中道:“孙儿谢爷爷厚爱……”
话音未落,朱元璋已开口:“就这儿换,不听话,可要挨板子了。”
朱允熥无奈,只好在一旁换上了这套补丁累累的衣裳。
待他再次站到二人面前时,朱元璋眼前一亮:“真是长大了,连爷爷的衣服都能穿得下了。”
朱允熥面露赧色:“孙儿身为爷爷的嫡亲血脉,这份身体自然与爷爷、父亲相像。”
这话,说得入耳三分。
朱元璋暗自感叹,每日面对那些纷繁复杂的国事奏折,若有这乖孙常伴左右,或许那些烦恼也能减轻几分。
一旁的太子朱标轻哼一声:“你倒说说,在宫外都干了些啥?”
他还记得,这小子刚才信誓旦旦地说是为大明朝觅得了大能人。
朱元璋也露出探究之色:“允熥,今日你给咱找到了何等大能人?”
朱允熥响亮地应了一声:“爷爷、父亲,孙子今日在西城偶遇了大名鼎鼎的方孝孺。”
他满脸洋溢着孩童般找到宝藏的喜悦,似乎正迫不及待地向家中长者展示自己的宝贝,渴望得到赞赏。
而朱元璋的脸上则挂满了疑惑。
朱标心领神会,笑眯眯地解惑:“父皇记得吗?洪武15年时,您曾对儿臣提及,方孝孺是个德才兼备的人物,将来儿臣可以倚重他直至他年迈力衰。”
经朱标这么一提,朱元璋恍如拨云见日,一拍朱允熥的肩,喜上眉梢:“原来你小子找的是方孝孺啊。”
那段往事清晰浮现,正如朱标所言,他曾对方孝孺大加赞扬。
彼时,方孝孺不过25岁左右,尚未委以重任。
朱元璋心底里认定他是个可雕琢的璞玉,未来能成为辅佐朱标治理国家的栋梁。
此刻,得知朱允熥竟然觅得方孝孺,朱元璋疑惑问道:“你是怎么知道他,又怎么找着他的呢?”
朱允熥坦诚相告:“孙儿早年间便有幸拜读过方先生的几篇大作,常捧卷细品,难以释手。”
“近日听说先生来京城探访朋友,便吩咐刘远留意打探,巧的是,今天就遇上了先生。”
朱元璋赞许道:“你的眼力不错,能识得方孝孺这块好料。但他尚年轻,今年怕是也就30岁出头吧?”
言罢,朱元璋的目光转向身边的朱标。
朱标略一思索,轻声回应:“今年刚好34岁。”
朱元璋再次把目光投向朱允熥,追问:“你的意思是,要举荐他进入朝廷任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