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学究,朱允熥却不显丝毫畏惧。
特别是在关乎大明藩王的未来走向与对帝国贡献的政治议题上,他早已铁了心,绝不退让半步。
“刘大人此言差矣,广西以南自古便是中原疆域,此为事实。”
吵起来,吵起来!
朱允炆目睹朱允熥在皇爷爷与满朝文武的注目下,跟儒学泰斗刘三吾激烈争辩,心中似有个小鬼,一个劲儿地蹦跶喊叫。
刘三吾面容肃穆,字字铿锵:“皇孙倘若将四海之内皆视为中原疆域,岂非欲效仿杨广之举,倾尽国力,黩武好战,重蹈炀帝之覆辙?”
想当年,隋炀帝杨广,西讨吐谷浑,三伐高句丽,竭民力,终致民间怨声载道,天下动荡。
大隋王朝遂迅速崩塌,烟消云散。
刘三吾深知,此等视天下皆为中原之念,断不可提倡,否则人心思归,穷兵黩武,恐又将社稷置于风雨飘摇之中。
朱元璋本欲出言制止,话到嘴边却又生生咽下。
他没有望向朱允熥或刘三吾,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新来的方孝孺。
昨日傍晚,方孝孺于城中访友,言谈间,高度赞誉朱允熥纯孝仁厚,品德修养超群,一举一动皆为社稷之福。
此言一出,朱元璋惊讶不已,自家孙儿竟能赢得方孝孺这位学界新星如此高的评价,心底疑惑丛生。
显然,方孝孺已将朱允熥视作门下高徒。
此时此刻,面对这剑拔弩张的场面,朱元璋颇感兴趣,想看看方孝孺将如何接招。
而方孝孺此刻并未急于发言,他打算借机更深入地观察朱允熥。
再说,他已经预料到,朱允熥下一步将如何佐证自己的论点。
此刻,朱允熥的声音响起,清晰而坚定:“刘大人,试问您可知晓,自春秋战国以来,我中原便在南疆设置管辖?”
“秦皇设郡县,牢固南疆;汉武挥军灭南越,设立交趾以监之;光武帝平定南疆,建立城池。”
“东汉西晋年间,南疆刺史迭出不穷,至于隋唐盛世,南疆始终紧握在我中原的版图之内。”
“然而,至前宋、前元时期,南疆才暂离怀抱,脱离中原之治。我大明,承继中原正统,恢复汉人江山。”
“莫非刘大人认为,我大明不足以扛起中原正统之大旗,无法重拾南疆失落之地?”
这一连串关于南疆历史的阐述,加之朱允熥对于大明身为中原正统的强调,一时间令刘三吾哑口无言。
良久,刘三吾方缓缓回应:“大明坐拥中原九州,广袤无垠,物华天宝,物资丰饶。”
“而南疆,实乃蛮荒之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