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他深切明白,只有财政财源流通不息,才能摆脱财富被权贵垄断的困境,因而交通畅通至关重要。
这就是他所默默遵循的“路通财通”的信念。
大明需要平整官道,加大货运的车辆及迅速将物资运至所需之处,军队亦需按时抵达特定地点。
修路背后的影响,涉及了皇权。
原本,皇权不下乡。
若是京城朝廷能在短时间内传达政令至村落,那皇权就能超越士绅之权。
朱允熥回来后最主要的目标就是使百姓丰衣足食。
然而,他不会容许胜利果实被那些拥有代言权与统治力的士绅染指。
解缙感知到皇太孙情绪转变,立即换个话题。
“书报局近期成绩显著,臣认为,可否在各府郡增加分局,并派人指导地方文刊发行,搜集地方信息。”
朱允熥没有立即回应这事,而是询问:“书报局的发展状况如何?我回京途中听说,民间自行发行的书报已颇为盛行?”
解缙提到开设地方分局,其目的远不止应对书报局日益增长的业务量那么简单。他略作思索,压低声音说。
“目前直隶之地,书报局仍是独家。但在江西、湖广等地,仅这两个区域,就已经有十几家机构参与到书报发行中去了……其他各地,也陆续有人涉足这一领域。”
朱允熥轻笑出声:“是理学的人吧。”
解缙点了点头,“确实如此,可他们并未再挑起事端,而是忙着邀请各地的理学大师撰写文章,深入探讨先贤的经典著作。”
这是一场文字的较量。
心学与理学,各自宣扬着自己的思想体系,努力推广自家的学术理念。
这便是当今大明儒家领域内的道统之争。
朱允熥微微颔首:“朝廷无法禁制他人言论,若仅限于笔墨之争,那书报局就应当刊发更出色的文章来回应。关于在各道增设分支局的安排,就着手去办吧。”
解缙领命,眼下书报局因发行量跟阅读量的攀升,已开始接受地方商人的广告刊登。
虽未至完全自给自足,但扩展各道分支,确实在可操作范围内。
加之有朱允熥早先留下的几份故事大纲,这两年书报局一直在连载多部通俗小说。
为增加收入来源,解缙正策划将剩余的大纲独立出版销售。
同时,随着书报局印刷能力的持续增强,对外承接印刷书籍的业务也成为可能。
扩大影响力之余实现财务自立,这是解缙对当前书报局的基本要求。
至于成为心学圣人之事?
解缙相当理智地自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