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意识地追问:“要录取多少?为什么?”
“不少于1000人。”
詹徽语气坚定,接着压低声音。
“如果亨泰兄信得过我,今年会试之后,亨泰兄不仅不必考虑退休的事,恐怕还得预备去文华殿当大学士呢。”
任亨泰眉毛一挑,眼中闪过一丝精芒。
今年自从太孙南征归来,宫里就开始流传要在朝臣中挑选人才入驻文华殿大学士,职责重大,直接参与国家大事。
这几乎相当于恢复了中书省跟宰相职位。
但科举选拔人才,历来名额有限。
任亨泰面露犹豫:“这事儿……”
詹徽靠回椅背,“信与不信,全由亨泰兄自行决定。”
任亨泰目光闪烁不定,猛然起身。
向詹徽跟茹瑺二人拱手道:“部里还有事务,失陪了。”
言罢,任亨泰径自离去。
詹徽嘴角一扬,目送任亨泰远去。
这时,茹瑺才开口道:“兵部这边……”
詹徽转头,对着他轻轻一笑:“瑺兄莫急,五军都督府在朝中,监管之人不可或缺。”
茹瑺沉吟片刻,颔首道。
“哎。这几年朝廷东征西讨,北战南下,西北也不安宁,凉国公至今还在西北镇守。处处用兵,咱们兵部啊,就专心把这摊子管好,别拖了前线将士的后腿。”
詹徽无声笑着,端起茶杯。
才几年光景,大明朝堂已悄然发生了许多变化。
谁能在这变化中找准方向,谁就能平稳度过,未来之路走得更顺。
……
“路不能走错,一步错步步错。”
五军都督府今日难得聚集了大半个朝廷的功勋武将。
首位上的徐辉祖语气平和,却言辞深长。
汤醴默默颔首:“魏国公,现今开国公南征,凉国公镇守西北,曹国公出海抗倭,朝中老将大多在九边督军。应天府中,还是得依魏国公的指示行事。”
徐辉祖面容平静,望向汤醴。
此人做事圆滑,更懂得做人。
中山王府一旦出手,信国公一脉便立刻示弱,中山王府轻松获得应有的地位,自然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满朝开国元勋,军队将领的荣耀能否长久,重任便落在了他肩上。
做好了,一团和气,皆大欢喜。
做砸了,中山王府的军中地位也就得让给他人了。
徐辉祖扫视众人,缓缓说道:“太孙在军事学院已经讲得很明白,今后大家全力以赴,那些私藏的家族技艺也该传授下去了。”
“个人英勇已不行了,我们这些武将世家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