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想到这里,他的心被莫名的忧虑缠绕。
张襄欲言又止,似有疑虑:“真能亩产20石?如此一来,百姓一人只需耕种一二亩地,足以全年温饱了……”
沉吟片刻,他又摆了摆手,若真如此,他得提议几项如隋炀帝大运河般的浩大工程了。
张襄默默注视着已步入红薯田的郁新,即便亩产不足20石,只要有8石,过两年也能向户部多争取些银钱办大事。
冯宏朗之流凭奇策得官,工部这两年脸面全无。
身为工部尚书,他必须挽回局面,更何况,他也是读圣贤书长大的人。
此时,朱允熥陪在朱标身边,来到红薯地。
只见朱元璋已率一众朝中重臣,手执锄头在田里热火朝天地忙碌。
一眼望去,有的官员显然不谙农事,有的则出身贫寒,早年间还得在田里辛苦劳作,养家糊口。
朱元璋动作略显笨拙,但却飞快地适应了农活的节奏。
朱元璋站在田埂边上,两手握着锄头柄,举到头顶,再高就是白费力气了,便借着重力让锄头自然坠落。
四齿锄头深深扎进了土里,接着他双手一使劲往前推,已被刘建安清理过藤蔓的红薯沟就鼓起了一道土脊。
再猛地往上一拽,泥土便纷纷散开。
朱允熥转头对朱标说:“父亲,我过去帮爷爷吧,您腿脚不好,就在这儿歇会儿。”
朱标双手插在袖筒里,望着眼前这番帝王将相同耕共作的场景,脸上满是笑意,点颔首,缓缓踱到一旁。
朱允熥安顿好父亲,卷起袖子,走到朱元璋身旁。
没等朱元璋弯腰挖土里的红薯,朱允熥已一屁股蹲下,双手抓住露在外面的红薯藤,悄悄一提。
手臂一抬,随之而来的是沉甸甸的重量。
紧接着,朱允熥抱着那串红薯悄悄摇晃,一串饱满的红薯就呈现在眼前。
“嘿。真挺多啊。”
朱元璋一手拄着锄头,抬起另一只手抹了把汗,面色红润地笑了起来。
朱允熥估摸了估摸重量,抬头道:“少说也有10斤。”
说着,他动手将红薯一颗颗从主藤上拧下来,扔进旁边的箩筐。
一个坑的收获放进去后,朱允熥张开手掌,却发现手指间粘满了湿土,难以张开,摊开手一看,掌心沾满了由白变黑的泥巴。
“爷爷,还是让我来挖红薯吧。”
朱元璋没好气地道:“我这身子骨还硬朗着呢,还能多挖会儿,你小子负责拔红薯就成了。”
说罢,不给朱允熥劝阻的机会,迈步又挥动起了锄头。
朱允熥很是无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