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叹道。
转头看去,朱允熥正于暖房内仔细阅读江南各地送来的奏折。
身旁,侧妃沐彤云跪坐着,不时研墨、奉茶、传递奏折。
“应天府的奏报早已送达,江宁,六合等八县,城乡均有房屋损坏,幸而伤亡不大。”
“应天府已在调粮赈灾,税署根据实际情况安置流民,驿站也增派人员疏通道路,料想年底便能缓解灾情。”
朱允熥未抬头,低声说道。
汤清悦抿唇颔首,正欲言语,却听见“砰”的一声响。
朱允熥面沉如水,将一本奏折拍在桌上。
“黎乡县失职。”
他说道,目光转向相连的另一暖室:“刘远。”
刘远立即上前:“殿下。”
“向吏部、刑部、大理寺传达,黎乡县赈灾不力,问六部有何应对。”
朱允熥言毕,将那份紧急奏折掷于刘远面前。
刘远接过奏折,神色凝重:“遵命。”
说罢,返回隔壁取了大红披风,一头扎进风雪中。
汤清悦眉头微蹙,虽未详问黎乡之事,却从炉边取过一枚烘烤已久的甜橘,递至朱允熥面前。
经过火烤的橘子,酸涩尽去,甘甜倍增,且不易上火,唯留甜美温暖的滋味缠绕舌间。
但连吃了四颗烤橘,朱允熥紧锁的眉头仍未见舒展。
这两年,大明看似国泰民安,一片繁荣景象。
也许正是这样的假象,使朱允熥忽略了大明的小冰河期。
江南何时有过如此深厚的积雪?
他从未见过。
“温旗。”
温旗快步进入。
现在身为太孙府总管太监的他,眉宇间更多了几分英气与沉稳。
来到太孙身前,温旗迅速行礼:“殿下,奴婢在。”
朱允熥并未抬头,声音低沉:“你去通知六部,三法司,五寺以及其他各衙门,本宫要召开会议,商讨今年各地的冬季灾情应对之策。”
“告诉他们,无论职位高低,都必须出席。”
历来,婚姻大事远超个人成长的重要。
而对于肩负社稷未来的储君来说,成亲象征着他将深度参与国家治理,引领政局走向。
朱允熥眼下就握着这份权力。
中秋那场成亲过后,虽说早先挂上了大明监国朱允熥的头衔,但真操作起来,还是得缩手缩脚。
这约束,既来自皇威震慑,也有朝臣们的条条框框。
对于成了亲的朱允熥而言,那些束缚仿佛一夜之间烟消云散了。
此刻的他,成了大明朝说一不二的人物。
这样的地位,是朱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