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心系民间疾苦,臣亦同样忧虑。如若殿下坚持启用京军,能否暂时先调两三万兵力,随运粮的船只前往杭州,一旦起航,即刻自松江等地开始卸载粮食,疏通道路。”
茹瑺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试图缓解矛盾。
他提议的逻辑清晰:无人能料这场雪何时停歇,也许明日就是晴天。
此时只需调动少量京军,一旦雪停,地方也能快速清理道路,同时保证有足够的人手配合朝廷的运粮行动,避免再次受阻。
至于融雪可能导致的道路泥泞,茹瑺望着自己略带紫斑的手背,这寒冬应该不会很快过去。
京军当然可以使用,关键在于如何高效使用,以及文官系统在此过程中应扮演何种角色。
翟善等人听闻后,纷纷抬首,茹瑺的方案虽然也有妥协,但是更稳妥。
翟善随即高声赞同:“兵部此计甚妙,既救民众于风雪之中,又避免大军劳顿,顺应天时,臣赞同。”
翟善表明立场后,其余文官也异口同声:“臣等亦赞同。”
朱允熥轻哼一声,目光转向全副武装的沐英,对方嘴角挂着一丝微笑。
他无奈颔首道:“既然各位都认为此策甚好,本宫便依众卿之言。调京军两万随船南下,负责杭州府粮食调度,另遣一万兵马分别前往寿州等地,开采并运输煤炭。”
沐英与其他武将齐声领命:“遵命。”
翟善,茹瑺等文官深知无法完全避免动用京军,眼前的妥协已是最佳选择,于是齐声赞道:“太孙仁爱英明。”
第一次和文官们的交手,有得也有失。
朱允熥心里明白,这样的结果早在预料之中。
文人们绝不会轻易放手民生大权给军方,就像军方历来不甘心屈居文官之下一样。
他摆摆手:“都去忙吧,如今正是难关,望各位与本宫一同挺过,守护百姓安宁。”
“谨遵皇太孙旨意。”
……
“岳父大人觉得这场雪何时能停?”
离开政务院,群臣散去,朱允熥特意留下沐英。
两人在禁卫军的簇拥下,迈向皇宫。
沐英仰头望向从昨晚开始就没停过的纷飞大雪,轻轻摇头。
“微臣不通天文,行军作战时,总是做最坏的打算。今年这场雪,若能在近几日止住,自然是最好的结果,殿下也能从容应对。”
“但若雪势不减,殿下可能不仅需要调动京师大部分兵力,还得从杭州,淮安调粮调款,并要考虑春来雪融后的种种问题。”
朱允熥无奈地摆了摆手:“我询问过钦天监,他们认为这雪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