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番深刻的教导。
手下眼神闪烁,思索一阵后,抱拳道:“多谢千户指点。”
冯海目送手下离开,私下嘀咕:“臭小子。”
……
安陵寺。
皑皑白雪覆盖的戴山脚下,曾经超脱尘世的高僧们,已在刺骨寒风中屹立多时。
往日信徒供奉的华丽袈裟、僧袍,也难以抵挡俗世的严寒。
方丈蜷缩在地上,身体麻木,却恍若未觉。
时光流逝,往日的佛经再也无法让他内心宁静。
远离中心的僧侣们,在绣春刀的威吓下,紧紧抱团,仿佛能以此抵御寒冷。
赵百户品着茶。
这是源自戴山周边种植的茶树,采制而成的茶叶。
香气四溢。
确实如那和尚口中所述。
赵百户心想,这样好的地方,应该归朝廷所有,今后他也能常享这山间的茶香。
正当他沉浸在美梦中,背后响起脚步声。
望着悠闲喝茶的赵百户,以及满院僧人承受风寒,冯海笑道。
“你倒自在,喝茶消遣,兄弟们可在外头受足了风霜。”
赵百户起身,将茶杯递给手下,“都处理妥当了,庙中茶叶都分装完毕,回头每位兄弟都能分到一份。”
言罢,赵百户伸颈向冯海身后望去。
冯海好奇道:“都解决了?来龙去脉都搞清楚了?”
赵百户摆了摆手:“不用审问,他们自己就招了,还有一群德高望重的大和尚作证。”
赵百户在人群里,瞅见了瘫软如烂泥的邹小杰,便扬手朝身后指了指。
冯海点了点头,招手示意:“带过来吧,也让安陵寺的高僧们都看看,彼此认不认识。”
邹小杰就这样被拽到了前面。
他那双冻得几乎没了知觉的眼睛,和安陵寺主持对了个正着。
二人眼神交汇,却毫无波澜。
冯海打量一番,眼光又转向赵百户。
赵百户随即颔首说:“看这样子,的确是旧相识,这样一来,我们这案子就有铁证了。”
话毕,赵百户转身对着冯海抱拳行礼。
“您是奉了殿下旨意的,如今是回京师复命呢,还是另有打算?想必,外面也有不少人等着结果呢。”
冯海已转身向外走去:“带上涉案之人,回京师领罪。”
这几乎就算是最后的定论,冯海话音刚落,安陵寺里那些高僧们,顿时哭喊成一片。
但无人在意。
证据确凿,整件事的脉络已经清晰,没人能改写他们的结局。
从洪武24年起,朱元璋就开始着手规范佛道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