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宝钞发行必须严格控制,这事我们得着手规划了。水泥路工程也要加速,就算国库紧张,也得挤出钱,逐步用公路连接各地,特别是边防重地。”
“冯靖的请求批准了,由淮安府负责运输,提供布衣棉衣和粮食给冯靖。去年科考的那些进士里,还在京里实习的,挑几个送去协助,并招揽人才。”
“如果不愿意就换人,记住这些人的名字,以后朝廷不用。”
朱高炽颔首赞同,朝廷对塞北边疆的供给,历来宽宏大度,合理要求都会满足。
记录下决议,他又提道:“户部已调配一万头耕牛至东昌府帮助贫农耕种,应该不会耽误春播了。”
朱高炽逐条审阅,忽然笑道:“福建六华卫的湛星之妻诞下三子,按惯例应赐予粮食跟宝钞。”
朱允熥也被逗乐了:“一次生三个儿子,湛星真是给朝廷添丁进口了,让后军都督府处理一下,给他晋升为百户吧。”
朱高炽略感意外。
按常理,明朝鼓励生育,对多子家庭有奖励政策,六华卫按规矩上报也是意料之中。
而今朱允熥身为皇太孙,不仅关注此事,还额外指示提升湛星,实在难得。
朱高炽嘴角含笑,目光意味深长地扫了朱允熥一眼,心想这家伙因为自己即将为人父,连带着对别人家添丁进口的事也上心了。
朱允熥沉吟片刻,又问道。
“我想起,前些日子皇爷爷下令,让周王叔带3万多名河南兵马,晋王叔带2万多名山西兵马,去北方边疆那边筑城种地。”
朱高炽皱着眉,低头翻了翻手里的记事本,核对了一下朝廷的指令记录。
“命令已经发出去了,是用皇帝诏书下达的。估计得一两个月才能到晋王和周王叔那里。”
目前,大明军事策略还是以守好边境为主要任务。
长城每年都在加固,朝廷也年年动员黄河两岸的老百姓去边疆种地,目的就是要比那些草原上的前元残部更快一步占据有利位置。
朱允熥接着询问:“去年水泥技术出来后,皇爷爷就说要用到北方长城上,现在又要筑城,工部那边有什么意见吗?冯宏朗他们接到命令了吗?”
“工部正忙着应解缙的要求修建应天到杭州的水泥路,这件事还没发声。不过冯宏朗之前派人找过我,说他们有足够工匠愿意去边境,都是懂水泥技术的行家。”朱高炽说明道。
朱允熥点了点头,“那就再派一些冯宏朗手下的人去边境吧,不能光靠屯田的士兵和移民去筑城修墙,边疆的发展也很重要。”
“告诉冯宏朗,再派些人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