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连蹦带跳地奔向远处的走廊避雨。
应天城并未直接从严冬跨入炎夏,而是迎来了如期而至的春雨洗礼。
大地一遍又一遍地被冲洗,洗净了一冬积累的尘埃与污秽。
为防长江两岸洪水肆虐,圣上下令,去年冬天离开京城前往各地救援雪灾的十几万京军,仍旧留守原地,守望江畔。
直到天象观测显示洪武28年长江安然无恙,方能回朝。
西城大军营地旁,两座巍峨法台拔地而起,层层叠砌,蔚为壮观。
皇室决议,在此年间举办佛道两教的水陆法会与斋醮仪式,旨在为朱家列祖列宗及慈爱皇后祈福,愿他们在天之灵永享极乐。
所以,应天府内,僧侣与道士的身影日益增多。
即便皇家绝不会明言此乃收拢宗教之举,可两教的领袖人物,或亲自或遣得意门徒,纷至沓来。
静观其变,预备应对法会后的政坛新气象。
“法会一旦落幕,你就要启程前往河南,关中视察了吧?”
朱高炽剥开豆子,丢入口中,边嚼边偏头问旁边的朱允熥。
朱允熥的目光胶着于不远处搭建的戏台,眼角余光扫过皇爷爷和父亲,还有即将外出办公的二叔,以及在京的有功之臣。
他淡淡答道:“计划如此,乘漕船至徐州,转道河南,溯河而上,直至关中。若时间允许,我还想去河西再走一遭。”
朱高炽眼神微闪,估算此行需时,随之望向由宫中嫔妃,太孙府中的女性成员及在京贵族家眷组成的观礼台。
他轻声道:“这一趟,怕是你今年未必能赶回。太孙妃跟侧妃,怕是过了中秋就要临盆了。”
朱允熥扭头注视着朱高炽,淡然一笑:“巡视河南,关中,本就是既定之事,自父亲起,因故拖延至今。况且,朝廷审视中原及西北,势在必行。”
自秦汉至隋唐,关中、河南饱经战火,土地盐碱化,水源受损,尤为重要的是,随着江南的蓬勃开发,经济重心逐步南移。
即便这样,关中,河南等地依然是帝国版图中不可忽视的支柱。
广阔田畴,因皇室的关注,重焕生机,成为粮食重镇。
加之大明巩固边疆,黄河两岸亦肩扛起支援边疆的重任。
边疆安,则大明安。
河南,关中不安,则边疆危。
草原上那群人便会如祖先般,跃马扬鞭,再次侵扰中原。
朱高炽沉吟片刻,找不到反驳之词,便转换话题:“河西本不在此行计划中,中途加插,难道是为了探望凉国公?”
朱允熥轻轻颔首。
“去瞧瞧舅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