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亲自品尝。
做完这一切,温旗又站定,等待了一会。
最终,他挥手示意:“可以开饭了,把炉子点上,热一热。”
这时,送饭的人才将一道道菜肴摆到朱允熥面前,并从旁边搬来火炉,重新加热饭菜。
太孙真是谨慎啊。
潘开朗心中暗自思量。
朱允熥望向潘开朗,浅笑道:“其实本宫本不愿如此,但温旗那家伙说,现今黄河泛滥,六府遭灾,世事难料,小心驶得万年船,本宫拗不过他,只好日日与剩菜冷饭为伴了……”
潘开朗陪笑着,知道太孙这是玩笑话。
他轻声说:“小心无大错,太孙身系国家未来,万金之体,谨慎总是好的。”
朱允熥自嘲地哼了两声,端起碗筷,对着桌上的菜肴指了指:“动筷子吧,边吃边聊。”
潘开朗也拿起碗筷,只等太孙动了哪道菜,他才跟随着品尝。
二人就这样静静地吃完了半碗饭。
朱允熥轻轻咳了一声。
潘开朗连忙放下碗筷。
见工部郎中这幅样子,朱允熥无奈耸肩。
朱允熥开口:“你提出的法子,本宫仔细想了想,大体可行,虽说如你所说,需朝廷多年内投入数千万,几百万民众出力,但这是关乎国家的大事,应当支持。”
潘开朗唯有颔首。
朱允熥又道:“等这次解决了六府水患,清理一番政务,便要着手治理河道了。此事宜早不宜迟,拖延只会让问题更复杂,何时能让大明境内的黄河恢复清澈呢?”
潘开朗依旧颔首。
朱允熥接着说:“治理河道,本宫认为你能担此重任,黄河横跨河南,山东,直隶多府县,需要有持王命之人,还需持有天子之剑……”
说到这儿,朱允熥顿了顿,抬头看向潘开朗。
潘开朗依然在颔首。
朱允熥笑了。
“如果你领头治河,便要立誓,此生致力于黄河治理,直至黄河安澜,你不离不弃,本宫可以赐你仙鹤红袍,授你天子剑,让你总督黄淮河运,兼任都察院都御史。”
“三道沿河的府县,皆归你管辖,三道长官,监察,军事官员,都要听你调度。”
潘开朗全身一震。
这不是封疆大吏嘛。
只要此刻立下誓言,他潘开朗就能成为大明建国28年来,首位当上封疆大吏的臣子。
只要黄河得以安流,他将名垂青史,功绩载入史册,传颂于庙堂之上。
此时,一切利益权衡已显得多余。
潘开朗一跃而起,精神抖擞地甩了甩衣袍,站定在朱允熥面前,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