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现在的情况开始发生变化,他的态度自然也会跟着调整。
“是的,我们直接跟珠江科技一样,在深城设立一家工厂。”
“到时候各种零件都尽可能的从华夏采购,只留下一些华夏没有办法生产的零件进口。”
“那么我们的价格立马就能下降一大截,到时候珠江1100就没有什么售价优势了。”
叶本满的分析,自然是有道理的。
这个时期的进口商品,只要认真的在华夏实现国产,都是可以挣到钱的。
区别就是你挣到的钱是多还是少。
可以说今后十几年是外资企业在华夏发展的最好时期。
大部分的行业,华夏本土的企业的影响力还没有起来,大家对外资品牌的认可度又比较高。
所以随便搞一搞都能混的很不错。
整个九十年代,也是外企的待遇相对来说最好的时候。
像是西门子等公司,去一些边远地区的出差补贴,一天就是一两千块。
这已经比大部分公司的员工一个月的工资都要高了。
可想而知,外企的待遇现在有多好。
难怪九十年代许多好大学的毕业生都抢着去外企。
实在去不了才会考虑去大型的国企、央企。
至于去当公务员,在九十年代并不是一个热门的选择。
不像是几十年后,简直就是全员考公。
那规模能够吓死人。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