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而且钱粮充足,但南京城城高池深,又有那么多的火炮防御。
有城墙不守,为什么要去犯险?
而且那张世康和黄得功人又不傻,外头的布置说不准就是个圈套。
可是这群文人已经聒噪了好几天了,并且言辞越来越激烈,最让他郁闷的是,徐弘基还说不过这群文人。
他们总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引经据典的发表观点,即使嘲笑他的胆怯也都不带任何脏字。
他们还总喜欢以数字来定夺战事。
十万对两万二,便认为优势在我。
这都不敢打,便是缩头乌龟。
战事哪里是兵多便能打赢的?真若是如此,就不该有大明!
那黄得功也是敢跟鞑子拼命的家伙,城内的诸多将领,有哪个能跟鞑子硬碰硬的?
怕是多半连战场都没上过吧?
“诸位的意思,老夫都明白,但我等起事之前,老夫就曾有言在先。
凡战事者,皆听老夫调遣,诸位如今却又是为何?
倘若真要如此,老夫便将军权交给你等指挥可好?”
徐弘基的话已经说的很重了,是这群人率先打破了自己的承诺,他并不想内斗。
可必须亮明自己的态度,军权最忌讳的便是令出多口,军队里,只能有一个声音。
这可是祖上中山王徐达留下来的家训。
钱谦益和张慎言对视了一眼,心里虽然很不满,终究是没有再说话。
他们若是会领兵打仗,哪里还会坐在这儿,谁不知道手握兵权的文官才最有话语权。
可若是不懂装懂,手握兵权的文官只会死的更快,要么死在敌人手里,要么死在天子手里,要么……死在自己部下手里。
“老夫知道诸位心急,可这是生死之战,越急,反倒越容易出问题。
我等,已经没有犯错的机会了!”
见众人都不再反驳,徐弘基反倒是安慰起众人来。
“老夫倒不是不想破局,黄得功那两万人是不多,可就怕个万一呀!
赢了倒好,万一是个圈套呢?
再说了,在场的诸位将领,有哪个有把握去打这一仗?”
徐弘基还待继续说,但堂内的高杰却突兀的站了起来。
“好教公爷知晓,卑职愿出城迎战!”
徐弘基的脸色立马拉了下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钱谦益和张慎言脸上都是一喜,前阵子高杰进城时,两人先后给高杰送去了不少银子。
他们倒是没有别的意思,只希望高杰尽心尽力保卫南京城,权当是犒军。
可没曾想,高杰竟然真的站出来附和他们,这倒是令他们有些意外的。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