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理由甚至都冠冕堂皇的很,什么不与民(盐商)争利呀,什么祖制呀,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引经据典。</p>
可是,现在那些人都去见了他们的祖宗,只能去跟他们的祖宗谈祖制了。</p>
盐政的改革,势必会让那些盐商失去最直接的收入,但谁会在乎呢?</p>
如今的海中期等阁臣廉洁都是出了名的,盐商们腐蚀官员格外狠毒,他们都是十分厌恶的。</p>
站在崇祯皇帝的角度,只要不继续剥削底层百姓,就什么都好说。</p>
这条改革通过了之后,张世康将手里的文簿往后翻了一页。</p>
“我大明每年的财政支出,大概可以分为官员俸禄、宗室支出、皇室支出、兵饷钱粮、以及应对灾情的赈灾支出等等。</p>
那咱们就一个一个的过。”张世康十分平静的道。</p>
他手里的文簿,就是之前他所提到过的一揽子的改革计划。</p>
东林党集团被他彻底清扫之后,改革的阻力几乎已经没有了。</p>
如今他与崇祯老哥手握军权,国库的银子从来没有如此充盈,郑家又能暂时支援粮食,此时不改革,更待何时呢?</p>
李邦华等人闻言都正了正身子,户部尚书海中期甚至还多看了一眼张世康。</p>
抛开张世康这个权臣的身份不谈,这小子虽然年轻的不像话,但在改制这件事上倒是很合他的心意。</p>
讲究的就是一个不动底层百姓的利益。</p>
“咱们就先说这宗室支出吧,陛下待会可不能急眼啊,这都是为了朝廷。”张世康舔了下手指头,翻开了文簿的下一页。</p>
崇祯皇帝皱了皱眉头,这小子说话真是……不中听啊。</p>
“海大人,宗室虽然有宗人府掌管,但户部应当对宗室的人口有记录吧?”张世康扭头看向海中期。</p>
海中期头都没抬,便答道:</p>
“户部在册的宗室人口为二十六万八千四百余人。”</p>
张世康冲海中期投去一个欣赏的眼神。</p>
要不说廉洁的循吏最牛掰,这部分人行得正坐得直,办事只讲究律法和效率,还不惧旁人弹劾,这其中的代表人物便是海刚锋。</p>
而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