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能完全闲着,还是得找点事情做。西面的高山最少得有五六千米,想翻越过去,只靠现在这点装备有点不够用。如果能找到铁矿石,他想制造一些爬山的器具,那样爬上去的把握会更大一些。经过几天非专业的勘察,适合烧制陶瓷的黏土和石英都找到了,可是铁矿石一点影子也没找到。这样的结果也在他的预料之中,曾凡也并没有太多的失望,反正时间多得很,慢慢找呗。为了方便找铁矿石,他把附近能采集到的不同石头都收集了一些拿到山洞里,一块块的仔细感应内部的情况。木头的植物纤维结构性很强,感应起来比较容易,可是石头的质地很细密,内部的结构杂乱无章,感应起来有点吃力。感应吃力说明他的能力还需要加强,曾凡觉得这也是好事,那就继续感应这些石头,时间长了总能一点点感应明白。 在微观层面物质都是由不同的原子分子构成,他不奢望能感应到那个层面,主要目的从寻找铁矿石转移到了锻炼感应能力。曾凡知道铁矿石的种类有很多,以前炼铁也只见过少数几种含量比较高的磁铁矿矿石,外形黑灰色很容易识别。其他的铁矿石他只知道赤铁矿是偏红色,具体什么形态,他也不认识,至于内部结构,当然更不了解。只能采用笨办法,春天解冻后建窑,先烧出一个坩埚,然后把疑似铁矿的石头挨个放进去煅烧,金属矿石达到一定温度就能烧出来了。研究石头比研究木头难度大许多,曾凡慢慢也发现,他的这种感应物体内部的能力并不能长久使用,时间长了会感觉精神疲惫,必须停下来休息。连续几天类似的经历后,曾凡发觉他的感应能力似乎增强的更快了,这一点从他平常的感应范围就可以对比出来。从山洞到河边的最近距离也有五百多米,原先他需要刻意集中精神才能感应到,这时候其他的方向就会暂时不能感应,感应范围只限于到河边这片狭长区域。这次用石头锻炼几天后,再感应河边的时候变得轻松了许多,不需要再刻意集中注意力,也能像山洞附近一样毫不费力的感应到。既然方法有用,曾凡当然要坚持下去,每次都锻炼到精疲力尽再休息,睡上一晚恢复过来后,感应能力就会有所提升。这时候,他发觉过去白白的浪费了几十年时间,如果早发现这种锻炼方法,这么长时间感应能力都不知道增强到什么程度了。已经发生的事情没办法改变,他要做的就是把握现在的时间,尽量不要浪费,好好的锻炼起来。一晃眼,不知道又过去了多少天,山洞外面大部分地方的积雪都已经消融,连山背面晒不到太阳的积雪,都快要化完了。曾凡的狼皮装备早就收起来了,感应能力的增强也让他身体素质全面提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