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在孝陵嚎了一下午,直至天黑才返回城中。
\n
听说朱棣哭晕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演戏太累,一不小心睡着了。
\n
刘长阁将朱棣、城中百姓与其他藩王的动静都禀告给了朱允炆,朱允炆却只是平静地听着,还饶有兴趣地请三位内阁大臣与方孝孺用了午膳与晚膳,所谈论的,却又不是朱棣的事,而是江南赋税问题。
\n
江浙地区曾经支持过张士诚,导致朱元璋在打张士诚的时候吃了不少苦头,睚眦必报的朱元璋在当了皇帝之后,为恢复生产,减免与降低了很多地区的赋税,唯独江浙地区,赋税加了数倍。
\n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在诏令中要求,江浙人士不得进入户部任职,并将这一条写入了《皇明祖训》,要求后代子孙都要听话。
\n
“江浙赋独重”,是朱允炆必须解决的问题。
\n
在朱允炆看来,江浙之地自古以来便是富庶之地,巨贾云集、文教兴盛,也是自己未来大商业帝国的重中之重。
\n
一个被赋税压得喘不过气的江浙,是没有办法也没有条件孕育出繁荣的商业版图,更严重的是,过重的赋税,影响生产积极性。
\n
大家都不事生产的话,社会不安定因素便会增多,哪个朝代不把“就业”作为重点来抓?
\n
朱允炆需要一个稳定且繁华的江浙地区。
\n
郁新、张紞,解缙都支持改革江南赋税,突破《皇明祖训》。
\n
方孝孺也是如此,更是提出以民为重,同时拿出朱元璋的话“与民休息,使积蓄之,是谓生之畜之”,主张轻徭薄赋。
\n
朱允炆同意四人的看法,正准备下令拟旨,方孝孺却又说道:“皇上,遵 《周礼》,江浙之地,可行井田制,以增国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