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n
朱允炆抬了下眉头,看了一眼朱文奎:“论说武将素质,瞿能未必能拼得过马哈木。可若是论整个军队的力量,西疆这些年来可没少拿朝廷的东西,在马哈木如无头苍蝇乱撞的时候,关内还给瞿能送去了一批火药弹,因为这事,甘肃、嘉峪关等地的守将几次上书埋怨五军都督府和兵部,并催促金陵早点输去火药弹以填补他们的损失。”
\n
“就连驻扎在西疆乌鲁木齐的火药匠人,也收到了许可,准许在当地铸造火药弹以应对瓦剌。虽说这个许可晚是晚了一些,可凭借着当地储备,关内调拨与匠人制造,也足够瞿能霍霍下瓦剌了。”
\n
朱文奎走至沙盘的西疆旁,将日月旗插在了昌都剌的位置,道:“西疆的军士都是高傲的,天山英烈碑也是高傲的,他们一定不会允许瓦剌什么都不留下,在西疆随意走动。儿臣相信,瓦剌会付出代价。”
\n
朱允炆重重点头。
\n
瓦剌一定会付出代价,只不过瓦剌的代价很可能比鞑靼轻多了。
\n
大明是可以同时应对多场战争,拥有庞大的动员与支援战争能力,可这些能力,有先有后,有主有次,若同时同力而为,大明办不到。
\n
而这也就意味着,哪怕是瞿能打败了马哈木,瓦剌的族群与部落依旧不会被轻易消灭,瓦剌的失败很可能只是暂时的,给他们二十年时间,兴许又会成长为大明的威胁。
\n
这是一件没有办法的事。
\n
天气变得寒冷,冬日行军本就困难重重,后勤问题也很大,一旦遭遇大雪封路,很可能会陷入困境与绝境。
\n
再说了,大明主要作战力量,精锐主力都用在了对付鞑靼上,在朱棣手中,而他此时估计都已经跑到北海去了,让他在这个时间点转而西征,去剿灭瓦剌部落,是一件不现实的事。
\n
长途跋涉,瀚海行军,又是大胜,主力军队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