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缘无故提到商人教育问题,自己之前询问的可是巨贾巨富,不是这些人的儿子或子侄。
\n
朱文奎低头沉思。
\n
朱允炆看着朱文奎,淡淡地笑了笑。
\n
说到底,自己对朱文奎寄予厚望太早了一些,他还是一个孩子,距离成年还需要几年时间,在原本应该属于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年纪,承担了太多的重任。
\n
有些事看不穿,不是他的智慧不够,而是他的阅历,他的见识,他的经验不足,而这些,都需要年纪一点点堆出来。
\n
“太祖开国之初,李善长与刘基斗法。”
\n
朱允炆轻声提醒。
\n
朱文奎迷茫地看向朱允炆,回想着那一段历史,当年李善长代表淮西集团,刘基代表浙东集团,为了彼此背后的利益不断攻讦。
\n
父皇提这件事是为什么?
\n
朱文奎脑海中划过一道光,瞬间想明白过来,上前一步:“父皇的意思是,晋商、徽商,都努力在培养亲他们的文人,甚至是官员,从而在朝廷中形成一股势力,为他们说话?”
\n
朱允炆笑了,重重点头:“没错,常百业也好,沈一元也好,他们都是生意人,做的还是大买卖,立足长远。显然,他们希望在朝廷之中拥有一席之地,这些人啊,开始用这种方式来索求权力了。背靠商会,以庞大的财力支撑一批官员,这些人定会想尽办法松绑商人身上的枷锁。”
\n
朱文奎担忧不已。
\n
自己看到的表象背后,竟隐藏着一股势力的阴影!
\n
这些人,当真敢介入朝堂,左右朝廷政策吗?
\n
朱允炆背负双手:“不要小看了商人与财团的力量,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