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再说了,一旦迁都,京军主力在北,再想下西南征讨土司,那耗费的民力、财力将会更多,从长远成本上来看,实在是亏本。
\n
朱允炆不喜欢做亏本的买卖,所以,土司问题还是早点解决了好。
\n
「有点感冒,宽容一两日,后面很快恢复双更,感谢谅解。」
\n
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臣服条款,瓦剌归顺
\n
土司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是皇权妥协地方,绥靖地方的结果。
\n
朱元璋出于民族大义,出于安稳地方,争取土司支持的需要,选择认可与支持土司制度,虽说给予土司首领官职,象征性地要点税,但从本质上来说,土司更像是大明的国中国。
\n
在朱允炆的观念里,所有朝廷民政管不到、兵力进不去、刑罚刑不了的地方,就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大明领土,而是一种打着绥靖、羁縻的幌子,任由他人分疆裂土的事。
\n
不可否认,洪武时期朱元璋对土司态度不错,确实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西南诸省,比如贵州,二十多年没乱起来,其中就有尊重土司的功劳。
\n
但这种功劳是建立在认可大明,臣服大明,愿意为大明发光发热做贡献之上,但有这种思想觉悟的土司首领,实在不多,令人叹息的是,这不多的人里面,最主要的还是两个女人。
\n
“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同样的制度,未必适合当下。时机到了,该改制的时候就需要大胆革制,而不是被旧的制度绑住手脚。”
\n
朱允炆对朱文奎认真的教导。
\n
朱文奎看着朱允炆提起笔绘了一条曲线,道:“父皇说过,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只要方向对,整体依旧是向前的。全面改土归流确实可能会伤了一些多年来臣服朝廷的人,但从大势来看,改土归流仍需去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