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恩都是久经考验的人,自然清楚这一点。
\n
使团队伍在簇拥之下进入了会同馆,礼部差人教习基本的礼仪,并带来了皇帝翌日准其觐见的消息。
\n
这一晚,对萨宾娜而言十分漫长,翻来覆去睡不着。
\n
武英殿。
\n
灯火之下,朱允炆并没有如他人一样早早歇下,而是翻阅着奏折,查看朱文奎、内阁批阅与对策,合适的用印,不合适的丢一旁驳回再商议。
\n
许多人向往皇帝的生活,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天下事如此众多,全都压在金陵,压在皇帝的桌案之上,皇帝根本就没多少自由身。
\n
为何不少皇帝昏庸无道,为何有些原本睿智的君王在干了不到十年就开始懒政,没了雄心?
\n
朱允炆苦涩不已,九九六的福报都受不了,当皇帝的福报可大得多,是谁也不愿意整日当个工具人一般处理政务到三更半夜,一干就是十几年……
\n
那些看到的皇帝精彩的生活,要么是不咋滴的皇帝,要么是揣测臆想出来的,真正为国操劳的皇帝,像是老朱,一年到头就没什么休息日,年复一年地处理政务,挂在煤山上的崇祯也是勤勉得很,没什么业余时间,只可惜生不逢时……
\n
朱允炆也疲惫,也累,也想整日逍遥快活,但不能!
\n
别人只看到了大明没有外敌,内治当兴。
\n
可朱允炆看到的却是,西方未来可能的崛起。
\n
现在还不是泄气的时候,也不是懈怠的时候,大明的根基还不够牢固,内在的问题还很多,外在的威胁还没彻底消除。
\n
除了培养好朱文奎之外,还需要着眼于全球,完成最后的棋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