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匹都没带,为的就是告诉瞿能,瓦剌臣服了,没有二心,你们接受投降就可以了,没必要搞杀人立威的把戏。
\n
瞿能心领神会。
\n
之所以带如此多精锐,全副武装,火器齐备,为的就是避免中了人的圈套,毫无防备被咬了。现在他们已经完全臣服,已没有杀人的必要。
\n
虽然瞿能的命令看似没有任何防备,存在极大的疏漏,但火铳随手就可以拿出来使用的,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完全可以抢占先手。瞿能不希望在受降阶段出现任何闪失。
\n
瓦剌族人从一个个蒙古包里走了出来,老人一脸凄呛,妇人垂泪,青壮低头,十一二岁的孩子已经明白即将要发生的是什么,倔强的目光中满是不甘,只有更小的孩子们,不知道大明军队的到来会带来什么,只是有些害怕,躲在大人身后看着不断逼近的明军。
\n
一个个巨大的围栏里,数不清壮硕的战马嘶鸣,似乎在渴望战斗。缰绳牢牢拴在木栏之上,木栏钉在了地上,翻出的泥土像是草原流了血。
\n
大明军队开始扎营,他们的动作很快,一辆辆推车向前,从推车之上取下长长的铁钎,然后挥舞锤子,将铁钎被砸入大地,推车与推车之间有奇怪的铁棍连接,只是轻轻一碰,便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n
大明军士整齐有序,每个人都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负责的事,整个营地,富有节奏且充满秩序,不见丝毫混乱,也不见喧嚣与吵闹。
\n
这些军士,似乎只是在单纯地执行命令,冷酷沉默,不见个人的情绪。
\n
巴嘎木看着大明的营地,目光中透着难以名状的哀伤。不得不承认,大明军队确实是强大的,仅仅是这军纪,便超出瓦剌许多。
\n
在巴嘎木悲伤,把秃孛罗安排瓦剌部落的人快速集结时,一个不起眼的蒙古包内,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挖出了母亲埋在土里的长弓与箭壶,试了试弓弦,然后将箭壶背在身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