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赵术文、胡可为虽然是国子监出身,但论人脉与影响,远远比不上张博志,何况张博志在北平,赵术文等人在钱塘,有事找国子监这里需要写文书,来回一个月了,张博志可以抬脚到国子监,面对面请求国子监的人办事。
\n
胡可为低下头,重重点头:“既然如此,那就让于谦转学吧。”
\n
赵术文没说话。
\n
为了于谦的未来,也只能让这家伙去北平了。钱塘知县那里还需要游说,知县不放人也不行,放人的话,对他来说,又是个政绩上的损失……
\n
于家。
\n
于谦端坐,奋笔疾书,一篇妙笔生花的文章跃然纸上。
\n
于彦昭站在窗外,看着认真的于谦,连连点头,见于谦收笔,才开口道:“对于县学考试,可准备好了?”
\n
于谦起身,对父亲于彦昭笑道:“县学考试不过是小考,儿想要参加的是府学考试。只是先生不准,说什么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
\n
于彦昭瞪了一眼于谦:“府学考试是县学生考的,你一个社学生掺和什么,莫要以为在钱塘社学第一,你就能闯荡府学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可自傲。满招损,谦受益你也忘了?”
\n
于谦肃然行礼:“孩儿不敢忘,只是父亲,县学考当真没什么难度,我想挑战更难的。先生也说过,夯实基础之后就应该继续向前,不能一直站在原处重复简单的学问。原地划桨转圈,只是白费力气,只有向前才有机会出海。”
\n
于彦昭皱眉,摊上这么一个聪明的孩子,也是个苦恼……
\n
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乱来的唐赛儿
\n
武英殿。
\n
朱文奎抱着一叠文书,送至朱允炆的桌案之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