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礼部留守在金陵的官吏,不需要与地方府衙沟通。
\n
解缙、杨士奇、杨荣、梅殷四人进入武英殿。
\n
行礼之后,解缙递上一份文书:“皇上,关于金陵留守人选,内阁与兵部、五军都督府经过商议之后,最终拟定三人,以供皇上选任。”
\n
朱允炆接过文书,打开看去,只见上面写了三个名字:
\n
梅殷。
\n
盛庸。
\n
平安。
\n
每个名字一旁,标注了考量的内容。
\n
虽说大明即将迁都,可金陵毕竟是龙起之地,是太祖皇帝选定的京师,又经过多年营造,别说整个大明,就是整个世界,也找不出比金陵城更大的城池了。
\n
何况金陵地理位置很是重要,又是大明的冶炼、造船、粮仓等中心,这里有支撑北平漕运的最大粮仓,有不能不加以保护的钢铁造船厂,蒸汽机制造中心,有第一条正在运行的铁路……
\n
金陵需要留守一部分军队,而这部分军队的数量并不在少数,至少需要五万,额外还需要至少五千水师。
\n
对于已经解决了诸多强敌,完全转向内治振兴的大明来说,地方上留守五万军队,是一支庞大的军队,即便是大同、宣府、甘肃、乌鲁木齐等军事重镇,其日常驻扎兵力不过三至四个卫,两万上下,只有发生战事时才会从周围卫所抽调兵力,继而集结更多战力。
\n
如今金陵驻留如此多军队,为了避免出乱子,必须选择合适的人选留守于此。否则藩王再与留守之人结合,站出来喊一句:这里是太祖登基之地,我也要在这里登基,奉天而立……
\n
到时候总还是会出岔乱。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