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何文渊的分析,道:“正学书院参与考试,这并不难理解。但问题是,方孝孺不会如此霸道,如此狂傲吧。集体晋入北平国子监的话,不像是他所能说出口的。”
\n
何文渊搁下文书,笑道:“这自然不是正学书院的人所言,六十名弟子,谁能保证一个不落全被选中?北平国子监的要求可是不低。一旦有一人落下,那将极大损害正学书院的威望。所以这种话,定不是正学书院的人所言,想来是宁海县学的人故意编排吧。”
\n
张漠、谢庭循等人连连点头。
\n
是有这种可能的,要知道宁海县学与正学书院就在一个县城里面,争夺生源最是激烈,可偏偏每年当地县学都不如正学书院,人家生源年年增加,县学生源反而年年减少。
\n
在这种不平衡的心态之下,造个谣,诽谤抹黑下,也不是不可能发生……
\n
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秋春冬夏儒学
\n
六月六日。
\n
府学生员、地方书院、私塾弟子,汇聚于台州临海府学门外,在府学先生的引导下,站成队列。
\n
训导吴鼎、教授孙安负责监考与场务事宜。
\n
看着参考的三百余弟子,吴鼎摸着胡须满是欣慰,对一旁的孙安道:“这次参考规模远胜去年,看来他们也是得知了国子监扩招的消息,想要赶个好时机,一跃而起进入龙门啊。”
\n
孙安笑得很是慈眉善目,将手中的名录递给吴鼎:“想进入龙门的人可不少,你看看,就连方孝孺的亲传弟子林嘉猷、廖镛也在其列。”
\n
“什么,他们也来了?”
\n
吴鼎有些惊讶。
\n
要知道林嘉猷、廖镛可是在方孝孺最倒霉的时候,被皇帝“送出”国子监之后跑到临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