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点实际用途,纯粹是用来体现身份的,说简单点,戴上就是拿来装逼的。
衣冠楚楚,古人相见,最先看的不是脸,而是头发和顶冠,头发干净规整,就算衣服穿得差一点,也会引起别人的好感,
高皇帝刘邦在沛县混日子的时候,兜里没钱,身上也邋遢,于是他就研发了一顶与众不同的冠帽,外型花里胡哨,最起码在一众人中,第一个就能看到刘邦,
官员朝会佩戴有帻冠,帻巾形状不同,在冠上的位置不同,以此来区分文武,是要突出他们的官职,
于庆功的大朝会上,则要佩戴爵弁,这里就不是要突出官职,而是要突出爵位。
平日里,刘据顶通天冠,为冠中规格最高,冠前有凸起的金博山,
今日,刘据则带的是冠冕,前后有流苏的那种,几道流苏用大小相同的宝珠牵挂,宝珠看起来像是某种玉石,漆黑透彩,每颗大小重量都完全相同,
而且,看着珠圆玉润的品相,不像是后天打磨过得,就是浑然天成的黑珠石,八十一颗完全一样的极品黑珠石,
听到霍光恭敬的回话,刘据点点头,两人好像不是很熟的样子,
“奏事吧。”
刘据看向群臣,淡淡开口。
能混到现在的官员,个个都是人精儿,自然听出了陛下的弦外之音,以前谒者喊的是议事,议事是有商有量的讨论,而方才陛下喊的是奏事,有事直接上奏,不需要你有自己的想法了。
每个人都在思索,又让朝堂上现出了一片真空,见无人说话,刘据平静道,
“无事就退朝。”
这下,让百官都急了,怎么可能就如此轻易退朝了?还有一大堆事情悬而未决呢!
皇陵案怎么办?空出的皇陵如何安排?之后又该如何?
所有人都被陛下搞得云里雾里,就等着朝会上听到些有用信息呢!
“禀陛下,微臣请奏!”
廷尉杜延年执笏挺身,又觉得扛不住这么大的事,起身,走到殿中,躬着身子禀奏,
“奏 。”
“是,陛下,此次因皇陵案……”
皇陵案是杜延年全程跟着,一并数字都记得清楚,也不需要提前记在笏上照读,直接脱口而出,
冰冷的数字,代表着无数的豪族,或死、或徙,杜延年声音在殿中回响,跟阎王点卯没区别,百官们都不自觉缩了缩身子,这可是平日里都没少走动的大活人啊,低头不见抬头见,
转眼间,就被刘据蒸发了!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在内心祈求着,
皇陵案到此为止吧!
别查了!
再查大汉就没官员可用了!
杜延年背了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