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的基础上有一个大的飞跃。
但最终,当耿煊思考如何将这个方案落地时,主动放弃了这灵光一现的主意。
铁轨道自不可能。
这个时代落后的冶铁工艺让铁这种看似寻常的金属远比他印象中珍贵,也更难大规模获取。
正常的弄一些还好,一旦上到一定数量规模,这就是极敏感的战略物资。
要不想惹来额外的关注,这样的红线最好别碰。
那木轨呢?
乍看上去似乎合理很多,可仔细一想,依旧很难落实。
他不可能自己花时间去做,若是这样,不就本末倒置了么?
请别人做?
那是五百多米的轨道,不是三五件家具,他不可能随便找个理由就能糊弄过去。
他若给不出一个合理的说辞,那就怨不得别人瞎琢磨。
左思右想,没能找到合适的落地方案,耿煊心道:“还是老老实实的拉车吧。”
耿煊想到,最多再有一个多月,这条河的规模就要大缩水,满是泥沙的浑浊河水也将逐渐清澈。
到那时,便是他搞出了轨道,也已失去了最好的弃土时机。
意识到这一点的耿煊,主动舍掉了那些过于天马行空的念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