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灰暗的泥土墙体。
唯有挂满半墙的奖状格外显眼。
曲比午牛、曲比尔雅,这是这些奖状主人的名字。
“你叫曲比尔雅吗?”
“我叫曲比午牛,曲比尔雅是我姐姐。”
“你姐姐在外地上学吗?”
“她去打工了.....”曲比午牛的话语中透着一种不属于她这个年纪的无奈和心酸。
“你姐姐,她多大了?”孟子艺追问道。
“她17岁。”
“可她看起来学习很好啊,怎么就去打工了?”
“因为我和弟弟要上学,小弟和小妹也要花钱.....”
空气在这一刻突然凝滞住了。
是的,所有人都沉默了。
床是用几块木板搭成的,上面铺着薄薄的床垫,床头挂着一件女式的旧背心,颜色早已褪得辨认不出本来的图案。
孩子们的玩具简单而稀少,一个用竹子编的简易风筝静静地躺在角落里,等待着下一次风起的日子。而父母的希望,就像那只风筝,虽然飘忽不定,却依旧在空中挣扎,不愿轻易坠落。在这个杂乱无章的空间里,一家人紧紧相依,用彼此的体温和坚强的意志,抵御着外界的严寒与世界的冷漠。
一个小小的布包随意地扔在床边,里面装着几件破旧的衣服,衣物上打满了补丁,显示出这个家庭的贫困与艰辛。房间的另一角,堆放着一些未完成的手工活计,那是母亲为了补贴家用不得不接来的活儿,可收入却微薄得可怜。
房间的每一个角落都透露出一种无奈与落寞,尘埃在空气中漂浮,仿佛连空气也停滞了时间。
这里,是一个梦想与现实交织的场所,虽家徒四壁,但杂乱之中,仍能窥见一丝不屈的光芒,在静默中等待着改变。
窗外的光线透过不规则的裂缝洒进屋内,斑驳陆离地照在地面,随风摇曳的枝叶投下了摇晃的影子,恍如世间繁华在这一隅无声地演绎着悲欢离合。时而有几声鸟鸣从窗外传来,给这死气沉沉的空间带来一丝生机。
“布吉书记,这是做什么的?”就在这时一个女人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门口突然出现的中年女人。
“妈妈。”
随着曲比午牛和曲比尔古的一声“妈妈”,李毅和节目组的众人才醒悟过来。
这是房间里四个孩子的母亲,这家的女主人。
很快李毅等人从驻村干部丰国军的介绍中得知女人叫做阿妮基洛。
李毅和孟子艺坐在院子里和阿妮基洛聊起了她的生活。
阿妮基洛生于1990年,满面陈霜,生有三女一子四个孩子。
她们原先住的是木板房,后来国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