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的四角分别有魁星阁、财神阁、文昌阁、玉皇庙,四座殿阁是为龟足。
东面的狼虎庙,西面的弥陀院,它们为龟的首尾;整个村寨为龟身。
丁村坐落在汾河东岸一块凸起的台地上,距离河岸仅有1公里左右。
丁村村中街巷多为“丁字”形交接,“四方村落丁字街”是丁村的空间格局。
东西主街与南北巷子将村落划为北院、中院、南院和西北院四大群组,以村中心的观音庙为中心,以丁字街巷为经纬,院落建筑依附街巷逐渐展开,分布于四方。
李毅、孟子艺二人下了飞机乘车到达丁村,立马就被眼前的古村落震撼到了。
漫步在斑驳的石板路上,只听见鞋底与石面接触的“嗒嗒”声,伴随着偶尔传来的鸡鸣狗吠,显得异常清晰。
古村落建筑的轮廓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如同一幅淡淡的水墨画。
这里的房屋依旧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风格,青砖灰瓦,斗拱飞檐,雕梁画栋间透出沧桑的韵味。
沿着蜿蜒的弄堂走去,两旁是高大的院墙,不时可以看到一两个门头上挂着泛黄的匾额,上面刻着的家族姓氏昭示着曾经的辉煌。
门扉紧闭,仿佛是时间的守护者,隔绝了外界的纷扰。
微风拂过,带来阵阵稻香,那是远处农田里劳作人们留下的气息。
水车悠悠转动,搅动着清澈的池塘水,灌溉着周围的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
田间地头,三两农夫或谈笑,或辛勤耕作,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对这片土地深深的依恋。
走进一处院落,只见它宽敞而幽静,院内种满了花草,几株古树挺拔而立,给人以岁月静好的感觉。
石凳上坐着一位老者,他正用那带着厚茧的手,细心地修补着一件破旧的木器。
阳光透过屋檐的缝隙,洒在他的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老人抬起头,望着来访的陌生人,眼中流露出一丝惊讶,但更多的是淡定和从容。
他慢慢站起身,拍去身上的木屑,用沙哑的声音问道:“远方的来客,你有何贵干?”声音在古村落的上空回荡,与周遭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
在这片被时间遗忘的土地上,每一块砖,每一片瓦,似乎都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让人不禁沉醉于这份淳朴而深远的历史文化之中。
这让李毅不禁想起了晋朝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几句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就在两人感叹历史的厚重时,一个小男孩跑到了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