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岂不难以就地发放?还当从河北运去,也是靡费……”
天子倒是刚才没想到这些,此时明白了,微微一沉,却是又说:“我知此事为难,但你不知其中深意!”
“还请陛下教诲。”王黼一语来。
“女真乃蛮夷而起,初次与大宋真正打交道,他们许还不知我大宋是哪般之国,不知我大宋何等国富民强?若是些许小事,抠抠索索不允,不免叫盟邦看轻,以为我大宋也是羸弱穷困之国,此乃国力展示,如此,来日女真就知晓大宋乃是庞然大物,他不过蕞尔小邦,岂能不允之?”
天子说得认真非常。
有没有道理?还真有些道理,王黼一时听得好似有些难以反驳,甚至觉得有些对。
天子再言:“此番借粮去,女真便更是欠了人情,我为泱泱大国,万万之民,他为蕞尔小邦,不过百万人众,只待他们当真知晓我大宋仁义仁德,岂不拜服?来日许还可封赏其主,蛮夷之人,自也会心慕王化,读我诗书,听我教诲,如此,岂不是美谈?”
王黼越听越觉得真有道理,好似勒紧裤腰带,给这二十万石粮,不是什么大问题!
童贯频频在看天子,他心中有那么一点忧,想的也是来日可能要翻脸之类,但此时一听天子之语,好似也觉得多少有点道理。
自古,蛮夷之辈,就没有不心慕王化的,就说大唐,契丹本也蛮夷,但心慕王化,所以成了大唐驱策之犬马,如契丹这般在大唐驱策下的蛮夷,昔日里多了去了。
如今大宋威势如此,自也当与大唐一般,包罗万象,万国来朝……
真说女真,不过几万之众,男女老幼加在一起,许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