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被迷倒再遇害,擅长用药又备有药材的医馆第一可疑。
其次点心铺,买点心可能会尝,品尝的点心中含有迷药。
再次只有针线铺有证人,也显得很可疑。
打酒的地方,少女不会多停留,但店主是个瘦削老者,形容略猥琐。
以此再联系图册线索。
针线铺,女铺主是一名爽利女子,一手好针线。听闻她相公多情,与针线铺所雇的女子曾有些不清不楚。女铺主同相公厮打过。其夫可能见过少女,起色心,将其迷晕,或之后杀了,或女铺主发现,是她杀了少女。
而且,女铺主夫妇都识字,针线铺中有凶手绑在少女尸体上的白绢。
但没发现针线铺老板夫妇与图册有什么关联。
医馆,店面不大,只看些头疼脑热,卖点小药。当时有一名郎中,一个抓药伙计在店内。两人有可能合伙在店内迷晕少女,也可能郎中或伙计尾随少女,在路上下手。
郎中和伙计都识字,郎中有妻子儿女,伙计与爹娘同住,药局中没找到白绢,但这两人家中都有白绢。郎中娘子和伙计的母亲分别作证说白绢是自己的。
郎中去鲜戴丢下图册的那家面馆里吃过面,认识面馆老板。伙计的弟弟在捡到图册的两人被衙役拿住的那家食铺做跑堂。而且捡到图册的两人谈话并被抓住时,伙计的弟弟正在附近一桌服侍,有可能听到。
点心铺,是一位老妇所开,她相公早逝,儿子残疾瘫在床上,独立支撑做点小买卖。老妇与少女家关系不错,少女的母亲常和她聊天。少女家常买她做的点心。
老妇识字,家里没有白绢,她每日忙着做买卖,没时间做针线。
老妇和她儿子与图册也没什么关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2页 / 共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