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例如兰尼斯特家族资助的《西境史》。
此外,所谓的“德性政治”也在此时开始盛行。提出此学说的学者们认为,想要成为一个优秀合格的统治者,关键并不在于那人有没有高贵的血统,而是那人有没有拥有“德性”,成为有德之人——而德性其实很简单,只要愿意拥抱德性,那么成为有德之人便易如反掌,而那些自恃高贵,只知道寄生于祖辈荣耀之下的贵族反倒很难具备德性。
胡戈国王十分敏锐的发现了这项学说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他开始资助相关的学者,要求他们使用该学说论证坦格利安王朝和拜拉席恩王朝的兴盛与衰亡,尤其是丹妮莉丝·坦格利安为何在奴隶湾发展壮大,却又在返回维斯特洛的过程中兵败身死;而胡戈·托勒特又为何在继业战争尘埃落定时获得全王国的推举,最终带上王冠、执掌社稷。
四、时代的离去
经过数年时间后,随着新体系的逐渐稳定,胡戈一世也主动进行着王国的权力更迭,他开始主动让渡权力给自己唯一的儿子,科尔隆·托勒特。
作为胡戈的独子,科尔隆·托勒特早早被确立为继承人,接受的也是王侯继承人的教育。权势登峰造极的父亲,宗教背景深厚、熟悉教会经典和条例的母亲,以及名门出身、早早就被指定的未婚妻,都给幼年的科尔隆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在父辈的言传身教的影响下,科尔隆在幼时的教育中就注重教养和礼节,在学问上也跟随王国最优秀的师范们学习,在精神上则跟随东方修道院的长老们领悟教义,久而久之,便养成了行事注重道理而非一时兴起的稳健性格,世人多评价他沉稳。
同时,科尔隆与妻子弥赛菈·拜拉席恩的关系也非常良好,这对夫妻都诞生于征服后第290年,没有任何年龄差距,而且自幼年起就共同生活,关系之亲密远远胜过通常的联姻者。为了稳定拜拉席恩王朝的支持者,胡戈国王在征服后第302年就为他们举办了盛大的婚礼,史称“金与银的婚礼”,这个名称来源于双方的家徽颜色。自此之后,托勒特和拜拉席恩的继承人就经常成双结对地出现在王国的活动中,国王还曾为他们组织一场横跨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1页 / 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