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猛从慕容垂处索到佩刀,立即赶回王府,密令招金熙到府,如此这番一顿授计。金熙回忆,唯唯诺诺,很快金熙就悄悄带着佩刀策马而去。
金熙一路飞马前行,日夜兼程,不日来至溢阳。此时慕容令已得到命令,令其人马暂时驻扎溢阳另有作战任务。慕容令不敢违抗命令,只好将人马驻扎下来。不料是夜,夜深人静之时,父亲身边贴心谋士金熙带着父亲的佩刀突然出现在营帐之中,说有十万火急军情要与公子相告。
慕容令立即传唤金熙进来。金熙焦急地对慕容令说:“公子,大事不好,王猛这边令公子出征讨伐燕国,说得好好的,却又在背后诬陷慕容将军假意投诚,执意命官兵深夜包围慕容冠军府欲对慕容王爷进行拘捕,幸将军长安好友京兆尹邬慬告密,王爷才有机会脱身潜逃。今将军密令金某火速前往公子处,令公子趁夜色掩护火速脱身逃离此地,王爷不日亦会与公子在高阳团聚。”
慕容令满腹疑虑道:“金叔叔,我知道家父一直都非常信赖金叔叔,今日之事,事发突然,真假难辨。叔叔可曾带来家父亲笔书信?若有家信再加家父佩刀作证,令才信叔叔此话不假,否则实难相信。而今叔叔仅仅只带来家父佩刀,此事关系重大,叔叔须待小侄派人火速调查清楚方可再作定论,不知叔叔意下如何?”
金熙顿足大惊道:“公子忧虑,本亦属正常不过,但公子不妨细细想一想?假如此事不是十万火急,能够缓缓而动,将军岂会不修书令金某带上的道理?今将军闻讯此噩耗,十万火急之事,早焦急万分,岂会为书家书而延误时机,大小事务来不及细究。金某也深忧公子不会轻易相信口信之言。但将军速令金某不可片刻停留深夜悄悄出城报信。如此分秒必争之际哪里会有书写书信的时间,当时慕容将军曾仅面授几句语金某:皇太后和太傅现今有所悔意,希望将军早归邺城,将军欲令公子火速出溢阳城,先自行归附燕国,及早做好照应的准备。此佩刀实仍金某要求,王爷方解下来给金某带上。幸金某一时不曾慌乱,若不将此刀示与公子,今恐怕纵有千万口舌细语亦不足令公子信服,望公子三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