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湘赣地区,即将,落入日寇马蹄之时,亦当,追随我父亲之先志。
说起来,和我父亲的所作所为相比,我此行只不过是东施效颦罢了。”
程强,乃是,同盟会元老程潜的独生子,而,程潜此人,毫不夸张的说,乃是,整个湘赣地区的首批革命人士,随后,在掌权湘赣地区之士,更是,建立学校,开化民智,筹办企业,不断地推进了祖国民主军事事业的发展。
而,湘赣地区,之所以,能够涌现出如此浓厚的革命氛围,甚至是,诞生了数不胜数的政治家,革命军,军事家,其中,也有他程公的一份功劳。
也因此,不管是在红党,还是,在国党内部,此人的地位都是非常高的。
“程长官,真是妄自菲薄了。程公,当初,打响了湘赣地区的辛亥革命第一枪,激励了无数的湘赣民众,将三民主义之火推到了整个湘赣地区。所谓,虎父无犬子,此次来衡,我想,程长官,也定能够有一番作为,稳定衡阳城内军民之心的!”
听到此,王星澜,心中呵呵一笑,脸上,也只是,撇了撇嘴巴。
不是,他,看不起这帮二代,实在是因为,在国党的体系中,能够让他王星澜,看的起的二代,也就只有他师兄,还有秦武人二人了。
从戎,这件事情,那是要真刀真枪,上战场和日寇干的!
他,程强,一个,常年待在西南后方的秘书长,或许,只会纸上谈兵罢了。
似乎是,捕捉到了,王星澜略带着不屑的眼神,程强脸色微变。
但,很快,这位团长,便整理好了情绪,呵呵一笑:
“谭言,你还没向我们介绍呢!这一位,上校军官,似乎,我们还不知道他的来历呢。”
他,一个团长,不知道团员的来历?
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这倒的确是事实。
毕竟,这支团队,只是花了不到半个晚上临时组建的,再加上,他,王星澜,乃是一个生面孔,最终,程强,知道的,也只有王星澜的名字和军统身份而已,对其他的,程强真是一概不知。
王星澜,猜测:此人,之所以问谭言,想必是,这一路上,看出了二人不同寻常的关系。
“是啊!”
见状,跟着程强,一同来衡的另一人,少将参谋黄伟和,大声嚷嚷道:
“自,39年开始,我便一直在山城从事参谋工作,山城内外,大大小小的部门,我黄某人,也走过来上百个,形形色色的长官们,那些见过一面的人,我黄某人,不说相识,也能有所印象。而,军统局内的熊处长,毛处长,我黄某人,也和他们有所交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