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言辞:“请陛下治臣,不察之罪。”
“哈哈哈哈哈。”
看着此刻的方孝孺,老朱有种莫名的成就感。
他娘的,太爽了!
这块茅坑里的石头没想到还有在咱面前低头的一天!
果然,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三千万两白银砸下来,直接砸晕了满朝文武啊!
老朱一时之间颇有种心旷神怡之感。
而就在此时。
一道身影从文武之中站了出来。
“陛下!”
老朱被这忽如其来的喊声吓了一跳,当即回神扭头看将过去。
却见此刻户部尚书李庆之已经躬身出列。
“陛下,臣奏请将这三千万两收归国库!”
“????”
老朱顿时沉默了....
“庆之啊,这钱可是周琛弄来的,这直接收归国库不太合适吧?”
“陛下,您应该也知道我大明税赋情况,我大明税赋以粮食为主,国库中银两本就不多,哪怕是将这些收上来的粮食全都折算成银两也不过两千万,比之周主任如今手头所有之银尚有不如。”
“国库空虚,所做之事又繁多耗银,反观周主任,不过需要安置数万流民而已,所用银钱不过百万,这剩下的两千九百万两便是给了他也没有用处啊!不如充盈国库,如此上可充实军需,下可救济黎民,由陛下统筹,方可发挥这三千万银钱的真正作用啊!”
李庆之一番话的意思也很简单。
国库没钱了,要办的事情又多,周琛安置流民费不了几个子儿,用不上三千万两,所以把这三千万两充国库可以利益最大化。
这话一出。
老朱瞬间就心动了。
老李说的也没有毛病啊!
几万流民而已,能废几个钱?
哪怕是每个流民发一百两银子,那也不过需要耗费数百万两罢了。
一百两银子是什么概念?
简单说一个数据,大明一般的农户,自家有地的,一年收入不过十到十五石粮食,折合白银的话约莫就是八到十二两,一石粮食八钱银子。
而这十两左右的收入则是可以勉强养活一家五口。
一百两银子....这等于白白给这些流民发了十年工资啊!
这还不够安置流民的吗?
用三千万两安置流民,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此事....倒是所言也是有理,不过这钱是周琛弄来的,要不咱先去问问他的意见?”
“正该如此。”
见老朱心动,老李也是心中大定。
看来这钱入户部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想到立刻就有一大笔钱要入账,老李顿时松了口气。
谁都以为户部尚书掌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