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去灵山镇搭了往县城的驴车,到县城也才午时。
找了一家人多的面食摊子,要了一碗干拌面,厚着脸皮与别人拼桌蹭了一个座位。
攀扯的功夫就听到周围人说最近县里的大事奇事,听了一耳朵,顶着一张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嫩脸,好奇地搭话打听。
一来二去扯到三水镇,待干拌面上桌时,只听到一句有用的,“张家好似攀上州城大户”。
刘树闷头吃面,吸溜声引得周围人频频看来。
他也不在意,一碗面下肚,喝了碗面汤,才起身走人。
去淮南县草市,买了两笼子鸡仔鸭苗,大手笔雇了驴车往三水镇而去。
乌金西坠,天地苍茫,官道上的驴车跑得飞快。
车夫有些后悔,不该为了三十文跑这一趟,眼看天黑,还有一大截路呢!
刘树悠哉道:“叔别担心,照这个速度,天黑前一定能到,今晚的食宿我包了,明儿你赶早拉一趟三水镇到县城的活计,不亏。”
一听今晚食宿都被这小子包揽,车夫心气顺了,不舍得往驴子身上甩的鞭子挥舞得呼呼生风,驴子跑得更欢快了。
见状,刘树心下失笑,躺在板车上翘起腿,琢磨着如何打探。
他想了很多,结果,到地儿都不用专门打听。
只他跟车夫住得那个客栈,大通铺里的人都在谈论,他都不用开口。
“听说是州城大官呢,也不知是刺史还是都督?”
“不能吧,张家哪能攀得上那等关系。”
“啧,这梁州两大高官都能被张家攀了去,那张家在三水镇岂不是一手遮天了!”
“你知道个逑,那张家现在不就是张半天,三水镇半边天都归他家管。”
······
住大通铺的汉子,不是南来北往客商的随从护卫,就是找工临时歇脚的农人,商队随从见多识广,话头一提起来,那简直比茶楼说书人都厉害。
刘树听了个七八成,心下已有度量——张家出于某种缘由在淮南县辖下搜罗哥儿,年岁从七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