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壮士接踵来,浩浩慨而慷,君有万夫勇,莫负好时光。
负重从大局,发愤誓图强,兴建新社会,岂只艺稻粮。
农林牧副渔,工农兵学商,相辅又相成,相得乃益彰。
钟海涛和方锐等人将诗歌朗诵完后,台下又爆发出一阵热烈地掌声。
这个节目本来是让官洪朗诵自己创作的一首诗的,但在最后定择方案时,官洪考虑到如果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效果不一定好,于是向钟海涛和方锐建议换上了这首新疆兵团第一任司令员张仲翰写的关于兵团建设初期的一首诗词!因为兵团老职工们对张司令员是有一定感情的。
五月上旬的天,晚上仍有些凉意,要不怎么会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呢?快到十二点了,按照节目内容,下一个节目是郑长顺的笛子独奏曲《南泥湾红旗接过来》。
头发有些自然卷曲,长得比较壮实的郑长顺走到舞台上,把话筒往上提了提,清了清嗓子,又将手中的笛子放在眼睛边,眯上眼睛仔细看了看,轻轻地扶一扶笛膜,确认无差错后,这才将笛子轻轻地贴在嘴唇边,调均了气息后,悠扬的笛音便从他的气息里发出来了。
其实,生活在农场里的青年人都会唱这些歌曲。他们从学校里、厂区,从老一辈军垦职工们劳动后的欢唱里学会了这些歌。所以,当郑长顺刚吹完过门,参加晚会的青年人立即跟着唱起来。这气氛也感染了前来观看文艺晚会的退休老人们,他们也跟着郑长顺笛音唱起来:
铁流浩荡走瀚海,
南泥湾红旗接过来。
进军天山创大业,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