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场,人们感觉到三秋拾花是一年之中过得最快的日子。从天不亮就起床,草草吃了早饭后就立即下地赶紧拾棉花,直到天黑了才往家里去。一晃十天半月过去了,拾花的人竟然在不知觉中度过去。
因为李春华的地里缺少拾花劳动力,钟海涛和刘兰兰就一起在她地里帮助拾花。可能是因为有刘兰兰在身边经常与他聊天的缘故,钟海涛对方锐的思念之心渐渐淡化了,这让刘兰兰很高兴,她看得出,钟海涛渐渐从失恋的阴影里解脱出来,不再像过去那样见到谁都不想说话了,久违了的笑容也时常显露在他的脸上。
李春华地里的棉花拾得差不多了,钟海涛和刘兰兰的任务花也早已完成。按照和钟海涛的约定,刘兰兰除了天黑之前去接运承包户的棉花外,又要继续开始自学了。
这一天,刘兰兰又拿着语言文学自修大学课本来到钟海涛家,指着课本上的一段话去请教钟海涛。
钟海涛接过来一看,是唐太宗的一句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钟海涛解释说:“这段话的意思是:‘人们用铜做成镜子,可以用来整齐衣帽,将历史作为镜子,可以观察到历朝历代的兴衰,将人比作一面镜子,可以知道自己行为的得失。’”
钟海涛害怕刘兰兰听不明白,就继续给她讲述这段话的来历:魏征是隋末唐初著名的政治家,他尽心尽力地辅佐唐太宗十七年,始终以直言规劝他为自己的责任,有时甚至触犯了皇帝的颜面也据理力争,阻止或纠正了唐太宗许多错误行为和主张,为唐朝的繁荣也就是“贞观之治”的形成和巩固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魏征去世之后,唐太宗伤心地说:“以铜作为镜子,可以端正衣冠;以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国家的兴亡;以人作为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现在魏征去世了,我失去了一面很好的镜子啊!
刘兰兰认真地听着,她一边听一边记录着。钟海涛的妹妹钟海玲看见刘兰兰很认真地一边听一边记,连忙说:“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