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姑娘,这叫热瓦甫,是我们维吾尔族、还有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的一种乐器。”老人用生硬的汉语告诉她。
方锐仍然不解地问:“叔叔,热瓦甫我见过呀,我记得比你这个要长得多呀?”
“那是喀什热瓦甫,我的这件是哈密热瓦甫,所以比较短。”随后,老人告诉方锐,他从小就会弹奏热瓦甫,连木卡姆也难不倒自己。接着,老人用乐器弹唱了一首《美丽的祖国》。弹完后,老人意犹未尽,又弹起一首维吾尔族传统乐曲《塔什瓦依》。老人的弹奏引来医院其他病友,他们在聚集在维吾尔族老人的病房里,唱着,谈论着。其中一位老人认出了方锐。连忙问她:“丫头,你是不是主持过我们五一农场金秋文化艺术节?”
农场上了年纪的人或是长辈喜欢称呼女孩子为“丫头”,有亲近的意味。
“叔叔,我是主持过我们五一农场的金秋文化节。”说话一向流利的方锐此时有点腼腆起来。
“那,你能不能在我们医院里也开展些文艺活动?我们这些老病号,也想听听音乐,和你们一起唱唱歌也好呀?现在有人照顾我们了,可我们精神上仍然很空虚。”
方锐没想到老人们会提出这个要求。略一思索后说:“可以呀,叔叔,让我回去好好想想行吗?”
“其实,我们也不需要很高的演唱水平,只要能够让我们开心就行了。”
老人的这个提议,让方锐又陷入了深思:是啊,许多老人仅仅需要人们去照顾、需要人们去关心他们的物质生活是不够的,还需要人们去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老年病人如果精神空虚,对战胜疾病至少是不利的。老人们说得对,他们并没要求演唱者的水平有多高,只要给他们带来快乐就行了。
回到办公室,方锐又制定了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