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多亩水稻地,需要七十多个职工来承包。也就是说,钟海涛一下子要管理七十多人干活,这对于一个没当过管理干部来说,压力是相当大的。还没有开始正式开始管理生产,就感到管理人的事情是最不好做的了。袁书兵在召集水稻地的承包户开大会,宣布今年的水稻地生产管理由钟海涛负责时,钟海涛已经明显感觉,这些参会人员虽然没说话,但从许多人脸上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他们许多人的态度是无所谓的,有的连头也不抬,低声说着话,有的捂嘴偷笑着,有的表情木然地坐在那里。
果然,钟海涛召集这些承包户们开会时,广播上通知了好几遍,也没有多少人到场。特别是那些上了年龄的职工,单位让他们承包水稻地,本身就带有照顾性的,因为其中一部分人已经是在等待退休了,这一部分人的工作态度说得直白了,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要管理好这部分人,难度更大了。
这天下午,袁书兵领着副场长钟海涛,机务小队长于志祥,保管员白新伟等一分场几名干部业务人员来到水稻地,看见经过一个冬天的人畜踏踩,渠段损坏也较严重,有的渠道淤泥已经和渠道帮子齐平了,有的帮子已经没有了,便对钟海涛做了安排:“海涛,你最近要抓紧时间组织水稻地的承包户检修渠道,把坍塌的地方立即修复好,将淤泥全部清理出去,否则的话,可能要影响到水稻地进水了。”
听了袁书兵的安排,钟海涛立即答应下来:“袁场长,我明天就组织水稻承包户上阵清理修复渠道。”
晚上回去后,钟海涛连续在广播上通知了三遍,要求全体水稻地承包户明天早上带上铁锨砍土镘,先到职工俱乐部门前开会,然后到河滩地开展修复渠道工作。
第二天天没亮,钟海涛就起床了。早早吃过饭后,立即跑到办公室,打开广播又通知了几遍,然后在一分场职工俱乐部外的场地上等待着。
看看上班时间已经到了,还不见有人来,钟海涛打开广播又喊了几遍,水稻地的承包人员这才稀稀拉拉地来到一分场职工俱乐部门前,有的歪着身子在说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