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任湖北、京西制置使,成为大军中部军区的统帅。
这时他的地位已经不逊于“绍兴和议”前的岳飞了。
可见,赵瑗对吴家这些虎将还是非常器重的,唯一担心的就是他们世代镇守一地,久而久之,必成军阀。
将他调离西军后,朝廷依旧是重用的,只是不给他滋生众多家臣式部将的机会罢了。
接到吴璘病危的消息,朝廷这边也很慌。
在这个时代,主帅个人的作用太大了。
尤其是以这个时代落后的通讯条件,将在外,需要太多自行决断的事情。
如果主帅出了问题,换个人上去,哪怕他有这个决断的能力,也没有这个令人信服的威望。
这可是在打仗呢,那岂不是要出大问题?
但,吴璘指名要他的儿子吴挺接任西路军统帅,还是让小皇帝甚为不喜。
朝廷大臣对此也颇有微辞。
不可否认,吴老将军是忠的,但私心也是有的。
而且,他明显僭越了。
你可以举荐何人继任,哪有你来指定的道理?
当然,在此危急时刻能镇住这支大军的最合适人选,也的确得是吴家的人,还得是在吴家也甚孚人望者。
但,不管是出于帝王威严,还是不想西军统帅世袭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