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柔狼山,而不选择平川谷地撤退的原因。
撤军之中,再选择利于西夏骑兵冲锋的平川地带,那就真是找死了。
饶是如此,撤退之路也是艰险重重。
西夏军调动骑兵沿线阻止、侧击、追击,如群狼一般撕咬缠斗,拖滞着宋军行动速度。
而其后,则有更多的“狼崽子”不断作为新鲜血液补充进来。
刘锜反应虽快,还是难免在群狼的撕咬之下不断失血,步履艰难。
如果就此下去,刘锜的八万大军就要被拖死在这里,直到群狼就位,进入最后的狩猎阶段。
不过,深秋近冬,复杂多变的西夏气候,给了刘锜部一线生机。
在刘锜部大军从零波山下转移,赶往柔狼山的过程中,中间有数十里的一片平川地带。
这里本来是最利于西夏骑兵发挥他们的冲营破阵优势的地方。
所以刘锜以车阵列于外,做好了准备经过一番惨烈厮杀,付出重大牺牲才能脱离这个死亡区域的准备。
在他的预判中,经过这一路段,他的兵马或死或伤或流散,至少要损失四分之一。
但是,适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
两山之间这片平川谷地是风口,风势尤其猛烈,狂风卷着沙土,铺天盖地,宛如沙尘暴一般。
从南线追击过来的西夏军各路骑兵顶着飞沙走石,根本难以寸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