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者,除了拓跋氏的其他几大氏族全都得到了重用,拓跋氏正在夹起尾巴做人的时候,不该起衅造反才是。
而且西夏原两厢十二军司的一大半兵力,掌握在任家手里,又有刘锜这位老将镇守河西走廊,不可能有人掀得起风雨来。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
杨沅之前任四川宣抚使,是同时兼任潼川路经略安抚使的。
现在他的名头听起来很吓人,川陕暨陇右宣抚使,可是在其下面,却都有具体的安抚使、制置使和御前都统制,他的实权被大幅削弱了。
狡兔未死,就要烹走狗了么?
“内记室”之前根据京中眼线送回的情报分析出来的最糟糕的状况,果然出现了。
杨沅不确定这个主意究竟是谁的主张。
他相信不是赵璩,但是赵璩显然也不能制约这位小皇帝。
之前赵璩在大宋俨然就是常务副皇帝,那是因为赵瑗疼他宠他。
小皇帝虽然还未亲政,这只是因为年纪不大,担心皇帝年幼,治理不了国家,因此安排了摄政或辅政大臣。
摄政大臣比辅政大臣权力更大,但说到底,所有的决策,最终还是要到皇帝手里走一遭,是要皇帝御笔朱批、加盖玉玺才能生效的。
小皇帝登基时杨沅就不在京城,一直没机会和他打交道,这果然成了封疆大吏最大的毛病。
只要再给他点时间,他是有机会占领陕西半壁的。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